【症状】 又称枯萎病、细菌枯萎病、瘟桑等。是广东新发现的细菌性维管束病害,系国内检疫对象。病株表现为青枯。有些桑株全株叶片尚保持青绿色就失水凋萎;有的从桑株上部或中部叶片的叶尖、叶缘处先失水,后变褐干枯或扩展至全叶。剖开根茎部皮层时,可见木质部具褐色条纹,严重时扩展到茎枝或根的木质部,木质部褐变或变黑,横剖病枝或病根,切口处可溢出白色菌脓。发病时间长的根部皮层呈湿腐状脱落,木质部变黑腐朽。
【病原】 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Smith) Smith称青枯假单胞杆菌,属细菌。菌体短杆状,单细胞,两端圆,单生或双生,大小0.9—2.0×0.5—0.8(um),极生鞭毛1—3根;在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圆形或不正形,稍隆起,污白色或暗色至黑褐色,平滑具亮光。革兰氏染色阴性。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在病部残体及混有病残体的肥料里越冬。翌春开始侵染桑树。主要靠带病苗木的嫁接和栽植传播,此外土壤、流水、采桑工具也可传播。该病发生在4—11月。7—9月为害重。幼桑较老桑受害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桑园发病重。
【防治方法】
(1)严禁从病区引进桑苗。
(2)选用抗毒4号、抗毒10号、湛26号、那38号、望月、越1、巡7、罗冲11等抗病品种。
(31加强田间管理,培育无病种苗,及时挖除病株,集中烧毁,病穴用生石灰进行土壤消毒。
(4)药剂防治 定植时用青枯病拮抗菌MA-7、NOE-104浸根,还可在发病初期喷洒或灌输%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50倍液、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0%绿得保悬浮剂4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隔7一lO天1次,连续防治24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