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斑枯病](http://img2.shancun.net/201811/29/173957351.jpg)
【向日葵斑枯病为害症状】: 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子叶和幼苗染病叶片上生近圆形褐色病斑,外围生有黄色晕圈,病斑背面灰白色。成株染病病斑多角形,褐色,也有黄色晕圈,后期病斑上生出小黑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多雨潮湿,病斑易脱落或穿孔,发病重的病斑融合,整个叶片枯死。茎和叶柄染病病斑褐色狭长条状。是世界广泛分布的重要病害。
【向日葵斑枯病形态特征】: SeptoriahelianthiEll. etKell.称向日葵壳针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生于叶面,单生或聚生,突出表皮,球形或近球形,器壁暗褐色,大小68.4~174×43.5~136.7(μm)。分生孢子无色透明,丝状略弯,基部较钝,顶部稍尖,具3~5个隔膜,大小41.6~75×2~3.8(μm)。
【向日葵斑枯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分生孢子器或菌丝在病残体上越冬,翌春温湿度条件适宜,分生孢子从分生孢子器中逸出,借风雨传播蔓延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扩大为害。秋季发病较普遍。多雨年份,湿度大发病重。
【向日葵斑枯病防治方法】:
1、轮作倒茬。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促使土壤养分比例协调。
2、整地选种。耕种前彻底清除病残叶,减少菌源。深耕土地,积极保墒,施足基肥。因地制宜选用优良抗病品种。按要求适期播种,合理密植。
3、田间管理。科学施肥,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在开花前要喷施壮穗灵,强化向日葵生理机能,提高受精、灌浆质量,降低空壳率,提高结实率,增加产量;合理灌溉,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
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摘除病叶,必要时喷洒30%碱式硫酸铜(绿得保)胶悬剂400~500倍液或1:1:160倍式波尔多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10~15天1次,防治1次或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