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小食心虫俗称枣蛆、钻心虫等,简称“桃小”,是枣树主要害虫之一。桃小在沧州金丝小枣产区,每年发生l~2代,以幼虫在枣果内蛀食危害。果实膨大期第1代幼虫危害,可使枣果脱落,果实近成熟期幼虫蛀入果内危害,果实内充满红褐色虫粪,形成“豆沙馅”,失去食用价值,严重影响枣果产量和质量。
【枣树桃小食心虫形态特征】:
前翅前缘中部有一蓝黑色三角形大斑,翅基和中部有7簇黄褐或蓝褐色斜立鳞毛。后翅灰白色。卵椭圆形,深红色。幼虫体长13~16毫米,桃红色。卵壳上有许多近似椭圆形的刻纹,顶部环生2-3圈“Y”状毛刺。
幼虫成龄幼虫体长13-16毫米,头褐色,前胸背板暗褐色,体背及其余部分桃红色,无臀栉。
蛹长6-8毫米,淡黄色至褐色。越冬茧扁椭圆,质地紧密;蛹化茧纺锤形,疏松。
茧分冬茧和夏茧,冬茧,扁圆形,茧丝紧密;夏茧,纺锤形,质地疏松。
【枣树桃小食心虫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1-2代。越冬幼虫于4月底,5月初开始出土,雨后出土最多,5月中旬到6月上旬为出土盛期,整个出土期要延续一个多月。蛹期9-15天。5月下旬成虫开始羽化,羽化后2-3天产卵,盛期为6月上中旬,卵期6-7天。幼虫蛀果后,在果内危害20天左右,从6月下旬开始老熟脱果,7月上中旬是脱果盛期。其中一部分入土结夏茧化蛹,发生第二代;另一部分则结越茧越冬。第一代成虫7月上旬开始发生,盛期为7月下旬到8月上旬;8月上旬幼虫开始脱果,一直延续到10月上旬,盛期在8月下旬到9月上旬。脱果后即入土结茧越冬。
【枣树桃小食心虫为害症状】:
从萼洼附近或果实胴部蛀入果内,蛀入孔流出透明的水珠状果胶滴,数日后果胶滴干为白色粉状物,随着果实长大,入果孔愈合一针尖大小的小黑点,周围稍凹陷,呈青绿色。幼虫蛀入后在果内纵横串食或直入果心蛀食。早期为害严重时,使果实变形,表面凹凸不平,俗称猴头果。被害果实渐变黄色,果肉僵硬,又俗称黄病。果实近成熟期被害,一般果形不变,但果内虫道充满大量虫粪,俗称豆沙馅。幼虫老熟后,在果面咬一直径2—3毫米的圆形脱果孔,虫果容易脱落。
【枣树桃小食心虫防治方法】:
(1)地下:在越冬幼虫出土化蛹期间,于土面喷洒25%对硫磷微胶囊或25%辛硫磷微胶囊剂,每亩250克,兑水25-50千克,然后均匀周密地喷洒在地面上。喷药前应将地面杂草除净,喷药后最好把地面土壤中耕一遍,以延长药效,20天后依同样方法进行第二次处理。此外用2.5%敌杀死或20%速灭丁乳油,亩用0.3-0.5千克,喷洒地面有良好效果,但残效期短。
(2)树上防治:应掌握在卵果率达1%或卵孵化初期喷药防治,药剂可用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或2.5%敌杀死2000-3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剂2000-3000倍液,或2.5%天王星乳油2000倍液等。
(3)人工防治:有条件的果园,可在成虫卵前对果实进行套袋保护。幼虫蛀果危害期间,定期摘除虫果,并拾净虫害落果,可降低田间虫源。
(4)利用性引诱捕雄成虫,并可结合进行虫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