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黏虫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俗名黏叶虫、贴叶虫、卷叶虫等。全国大部分枣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危害,是枣树主要害虫之一。【枣黏虫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5~7毫米,翅展13~15毫米,体黄褐色,触角丝状,前翅前缘有黑色短斜纹10余条,翅中部有两条褐色纵线纹,翅顶角突出并向下呈镰刀状弯曲,后翅暗灰色缘毛较长。 卵:扁椭圆形,初产时白色最后变成桔红色至棕红色。 幼虫:体长约15毫米,胴体淡绿至黄绿色或黄色,头部红褐或褐色,并有黑褐色花斑,前胸盾片和臀片褐色并有黑褐色花斑,胸侧毛3根,臀栉3~6齿。蛹:长约7毫米,纺锤形,初期绿色后变黄褐色,羽化前变暗褐色,臀体8根、各节有两排横列刺突,蛹外披白色薄茧。【枣黏虫发生规律】: 在山东、河北一带,一年可发生三代。越冬代于3月中下旬开始羽化并产卵,第一代幼虫于4月上中旬孵化并开始危害枣芽。第二代幼虫危害盛期在6月上中旬,并可延续至7月上旬(开花坐果期)。第三代幼虫危害盛期在8月底至9月上旬,并可延续至9月中旬。尔后老熟幼虫逐渐转移至粗皮缝隙处结茧化蛹越冬。第二代、第三代幼虫孵化危害盛期不整齐,有世代重叠现象,给防治带来较大困难。各代幼虫均吐丝,连缀花和叶、叶和吊、叶和果,隐藏在其中为害,造成落花、落果、烂果。【枣黏虫为害症状】: 枣黏虫以幼虫吐丝危害芽、叶、花蕾、花和果实。特别是第三代幼虫正处于果实着色期,常将枣叶与枣果用薄丝相互黏贴,在其中啃食果柄处的枣皮、枣肉,造成大量落果和烂果。【枣黏虫防治方法】: 除春季采取刮树皮灭蛹、利用杀虫灯诱杀成虫、在枣园内放赤眼蜂、喷施BT生物杀虫剂等物理、生物措施外,关键要抓好化学防治。在冬枣园内,第一代幼虫可结合绿盲蝽等害虫的防治,无需另加防治。第二代的大部幼虫在防治红蜘蛛等害虫中也可得到控制,但由于第二、三代有世代重叠的特点,7月下旬或8月上旬要喷药防治一遍。特别关键的是第三代的发生和危害,要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连续喷药2-3遍,做到彻底防治,否则枣果将造成大量损失。药剂选择有:沃得盈1200倍,奇功1500倍,抗虫速灭1500倍,甲高或甲功(甲氨基阿维菌素苯加酸盐+高氯或功夫)15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