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铃虫又称棉铃实夜蛾、钻心虫等,属鳞翅目、夜蛾科。【枣树棉铃虫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14-18毫米,翅展30-38毫米。头、胸及腹部淡灰褐色,前翅灰褐色,肾形纹及环状纹褐色,肾形纹外侧有褐色宽横带,基横线、内横线、中横线、外横线不甚清晰,外缘各脉间生有小黑点。后翅淡褐至黄白色,外缘有一褐色宽带,宽带中部有2个淡色斑,不靠近外缘。 卵 长球形,有光泽,初时乳白色或淡绿色,孵化前深紫色。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30-42毫米,体色因食物及环境不同而变化很大,以绿色和红褐色较为常见,腹部各节背面有许多小毛瘤,上生小刺毛。 蛹 长17--21毫米,黄褐色,体末有1对黑褐色刺,尖端微弯。【枣树棉铃虫发生规律】:每 年发生代数各地不一,内蒙古、新疆每年3代,华北每年4代,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每年5-7代。以蛹在土中越冬。华北地区翌年4月中旬开始羽化,5月上中旬为羽化盛期。第一代主要为害麦等早春作物,第二、三代为害棉花,第三、四代为害番茄等蔬菜。第二、三、四代均可对枣树造成危害。成虫昼伏夜出,对黑光灯、萎蔫的杨柳枝把有强烈趋性。卵散产于嫩叶或果实上。一般每头雌蛾产卵100-200粒,多者可达千余粒,产卵期持续7--13天。低龄幼虫取食嫩叶,3龄后蛀果,蛀孔较大,外面常留有虫粪。幼虫期15--22天,共6龄,老熟后入土化蛹。【枣树棉铃虫为害症状】: 棉铃虫为分布广泛的杂食性多寄主害虫,全国各地均大量发生,主要寄主有棉花、玉米、烟草、番茄、西瓜等农作物及枣、苹果、泡桐等果树林木。幼虫取食嫩梢、叶片和果实,叶片被蚕食造成缺刻和孔洞,果实被害后形成大的孔洞,引起枣果脱落。【枣树棉铃虫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 枣园附近不种植棉花等棉铃虫易产卵的作物,以减少着卵量。(2)诱杀 利用黑光灯、杨柳枝把或性诱剂诱杀成虫。(3)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是从产卵盛期至2龄幼虫蛀果前。药剂应选用杀卵、杀幼虫效果好,不杀伤天敌、不污染环境、对人、畜、禽安全的1500倍25%天达灭幼脲3号 1000倍果树专用型“天达—2116”液和2000倍20%天达虫酰肼乳油 1000倍果树专用型“天达—2116”液交替喷洒,每10—15天1次,连续喷洒2—3次。以上药剂既对抗性棉铃虫有极高的防治效果,又能避免产生抗药性,不污染环境,而且能增强树体的抗病等抗逆性能,大幅度提高果实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4)生物防治 用B.t.乳剂,HD-1苏云金芽孢杆菌制剂,或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稀释液喷雾,亦有良好效果。棉铃虫的天敌有姬蜂、跳小蜂、胡蜂及多种鸟类等,应注意保护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