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黑粉病主要为害春梢和笋或嫩竹,造成春梢和嫩竹枯死或退笋,为竹子常见病害之一。在发病重的竹林,如江苏金坛县毛金竹发病株率高达89%,由于连年春梢大量枯死,致使发笋量显著减少,竹林明显衰败。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竹黑粉病的防治技巧。
【症状】
病株在春天当芽萌动伸长时,或在新梢放叶前,整个芽或新梢顶端稍肥大,叶鞘外部呈淡紫红色(与健株的芽或嫩梢明显不同),不久叶鞘开裂,露出黑粉。发病部逐渐向下延伸,使整个新梢(或芽)布满黑粉并枯死。病株通常全株大多数春梢(芽)发病,严重的竹林似火烧一般枯黄。病株连年发病后小枝呈丛生现象。笋(嫩竹)发病初,外表失去光泽和新鲜感,笋箨逐渐张开,端部露出黑粉,并渐向下延伸,最后全株枯死。
【发病规律】
病竹多数从下到上的侧枝全部发病,少数病株顶部侧枝不发病或部分侧枝上部的春梢不一定都发病。这些病株中,下部侧枝(或小枝)发病较重,向上逐渐减轻。病竹一般每年春梢连年发病,但第二次萌发的新梢(6月后)多不发病,所以该病一年只发生一次。病株(或笋)常成簇出现,多数竹鞭相连。跳鞭或浅鞭上的笋容易受侵染发病,可见病菌可能从幼小的笋芽或鞭芽侵入,以后菌丝追随幼嫩的梢端(或鞭端)生长,成为系统侵染性病害。一般老竹林发病多于新造竹林。
【防治措施】
对竹黑粉病的防治应在发病初,在黑粉(厚垣孢子)飞散前,把病竹(笋)连竹鞭一起挖除。新造竹林避免在病竹林内取用母竹。老竹林应结合抚育管理,每隔数年进行压土,加厚竹林的表土层,减少跳鞭和浅土鞭,这样既有利于竹林的生长,又可减少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