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兰疫病](http://img2.shancun.net/201812/04/193940681.png)
病原
该病为真菌病害,由一种疫霉菌(Phytoph thora sp.)引起。
危害症状
该病为兜兰的毁灭性病害,引起全株枯死。发病初期不易觉察,只有把嫩叶拨开,才能在幼叶基部看到褐色、水渍状斑,潮湿条件下病斑向四周扩展快,幼叶下部呈赤褐色湿腐,无异味,叶易脱落。腐烂斑与健部交界处为黄色。叶片,尤其是与基质相接触的叶片也易发病,症状与幼叶症状相似,但可发生在叶的任何部位,根部呈黑褐色腐烂。
发生规律
病菌在病株或以卵孢子等在病残体、土壤中越冬;通过风雨或水滴滴溅传播,潜育期短,3~5天左右。该病发生早晚与降雨早晚及次数、温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密切相关,多雨、高湿(85%~95%)时易发病且较为严重。调运途中喷水、通气差加重病害发生。气温低于25℃,连续阴天或阴雨后晴天易流行该病。
防治方法
前期预防
1、雨后及时排水、盆中不积水、温室湿度控制在80%左右是防病的重要方法。
2、及时清除病残体。
3、病土病盆及时处理,不可再利用。
4、兰花应单置一室,不可与其他寄主(如凤梨等)相邻种植等。
后期治疗
发病初期用50%氟吗啉.锰锌可湿粉(国光三治)400-6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粉剂(国光绿杀)400-600倍液、国光70%乙膦铝锰锌可湿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连用2-3次,间隔7-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