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霉病主要危害植物的茎、叶、花。发病初期,叶缘出现褐色至红褐色的水渍状病斑,以后逐渐变黑腐烂,长出灰色霉状物。花冠发病时花瓣上产生褐色的水渍状斑,萎蔫后变为褐色。
茎秆在茎基的分枝处最先受侵染,病斑不规则,深褐色,水渍状。在高湿条件下,发病部位着生有密集的灰褐色霉层。花部受害初为水渍状斑点,遇高湿环境产生白色霉状物。
病原菌在病残体及发病部位越冬。第二年环境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自植株气孔、伤口侵入,也可以直接侵入。病原菌能分泌分解细胞的酶和多糖类的毒素,导致寄主组织腐烂解体,或使寄主组织中毒坏死。一般情况下,温室花卉3月至5月容易发生灰霉病。气温在18℃至23℃之间,潮湿多雨的天气,通常会诱发灰霉病,缺钙、多氮也会导致灰霉病加重。该病除危害四季海棠外,还能侵染竹叶海棠和斑叶海棠。
防治灰霉病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精心养护,增强寄主抗性。
2、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度过高。
3、及时清除病叶及落花,并彻底清除烧毁,控制病害蔓延,加强通风。
4、进行药物防治。用50%可湿性托布津粉剂800倍至1000倍稀释液喷雾或浇灌,或者施用50%灭霉灵1500倍液、65%甲霜灵1000倍液、40%施佳乐1200倍液,7天至10天喷雾一次,预防1次至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