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桃树生产管理中,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存在着许多误区,应及时跳出误区,解决问题,避免病虫害防治不当造成果实品质下降。
1、不见病害不喷药
有些果农认为桃树病害发生都在中后期,前期以防治虫害为主,中后期再防治病害也不迟。其结果,一旦病害发生,无论怎么防治,都是病叶残果。
解决措施
因为所有的病害都是前期侵染的,在花芽萌动期间,就要喷1遍杀菌剂,以铲除越冬病菌;花落70%时,就喷1遍安全、高效的保护性杀菌剂,防止病菌侵染。因为病菌在开花之前就开始活动,花落后就开始流行。喷保护性杀菌剂的主要作用,就是利用药液在幼嫩叶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病菌侵染,这是嫩叶初展、幼果初形成期间的首要任务。
2、虫害当做病害
绿盲蝽是为害桃树十分严重的一种害虫。以卵越冬,第1代若虫孵化期在桃树开花前。开花期间就开始刺吸花瓣,嫩叶初展时,刺吸叶汁,幼果刚刚形成期间,便刺吸幼嫩果汁,造成叶果上面都是小洞。由于虫体较小,又是昼伏夜出,大多果农都不认识,大都把其危害的叶果误认为是桃细菌性穿孔病、桃疮痂病。有好多果农选择几种进口杀菌剂,把绿盲蝽当作病害来治。结果,叶果被危害的程度越来越重。
解决措施
其实绿盲蝽危害状和病害症状有非常明显的区别:绿盲蝽危害的桃果果面上被刺吸后,形成一个个小洞眼,几乎每个洞眼都有流胶,而疮痂病的病果,上面分布的都是深褐色斑点,没有流胶现象;绿盲蝽危害的叶片虽然叶面上也有许多穿孔,但是叶面不平展,有点皱缩,穿孔间也有干烂叶,而桃细菌性穿孔病病叶上面就是穿孔,没有干叶,叶面平展,没有皱缩现象。绿盲蝽是杂食性害虫,危害最严重的是在4、5月,6月下旬就开始向瓜菜及农作物上转移为害,落花期间危害最重。因为大多果农都习惯在花落后才开始喷药,这就给绿盲蝽的危害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和适宜的场所。因此,提倡在花落70%时,结合防治病害,及时喷1遍杀菌杀虫剂。花落后连续喷3遍药,主要防治绿盲蝽和蚜虫。药剂可选择吡虫啉、氯氰菊酯、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啶虫脒、吡蚜酮等。
3、防治食心虫乱用药
食心虫(大都是梨小食心虫)从第1代开始,就为害桃梢、桃果,大多桃园受害严重。好多果农不按照食心虫的发生发展规律进行防治,有的间隔20多天喷1次药,还有的间隔10天喷1次药,结果,桃果接近成熟时虫果依然严重。
解决措施
抓住成虫羽化期,将成虫消灭在产卵之前,是防治食心虫的关键。采用桃园挂“性引诱剂”,方能确定每1代成虫的羽化高峰期,成虫出现高峰期的第2天即开始大量产卵,因此说,高峰期的第2、3天,是防治食心虫的最佳期。多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食心虫的成虫羽化高峰期,大都在4月至8月下旬,具体时间还要以测报为准。防治食心虫的农药,可选择灭幼脲、氟铃脲、高效氯氰菊酯、甲维盐、毒死蜱等。
(来源:行深处是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