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大连瓦房店市打响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

2018-12-12 08:49:28浏览:92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一座跨度35米的大桥通车,赵屯乡河洼村龙庙河两岸200多户村民从此告别了趟河过水的历史,桃子苹果今年又获得了大丰收,果农通过大桥将农产品顺利外运,收入增长了20%以上;

  一条条宽畅的田间作业道建成之后,太阳办事处王店村遍地石块的路面变得畅通无阻,上下赵沟、周屯、王山咀的村民再也不愁果菜销售问题,批发商的大货车直接开进500多个蔬菜大棚和千亩果园,直接采摘;

  一批曾经因循守旧的贫困村民,在参加了各种现代农业培训班后,开启智慧,建起了收入稳定的农业设施;

  一部分摇摇欲摧的房屋在来自各方面扶贫资金的支持之下,变成了坚实漂亮的住宅,五保户、残疾人等住在里面,心里乐开了花……

  2016年,瓦房店市认真贯彻大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在大连市农委的指导下,紧紧围绕低收入村和特殊困难群体开展扶贫帮困工作,按照“整体推进、基础先行、改善面貌、提升功能”的总体思路,采取“市乡领导包村、驻村工作队驻村、市直部门扶村、对口单位帮村”等措施,为38个低收入村逐村制定脱贫方案,落实各项扶贫政策,投入配套资金300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采取“三举措”识别特殊困难群体,即:召开会议,严密部署;乡镇、村、驻村工作队密切配合,精准识别;按致贫原因分类,精准帮扶。为1875户,3958人建档立卡,春节前,市本级投入兜底资金260多万元,对未享受政策救助的困难户每人发放1000元,实现所有特困群体的“动态销号”,拿出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单。

  全年共实施扶贫开发项目218个,其中基础设施项目199个,产业项目19个,累计投入资金1.61亿元,其中专项扶贫资金1910万元,整合资金1.267亿元,定点帮扶资金560万元,自筹及其它资金1100多万元,基本实现了低收入村的基础设施改善,特色支柱产业发展,低收入农户收入增加,自我发展能力提高。通过民政局、教育局、卫计局、规划局、残联、慈善总会等部门对低保、五保、残疾人、贫困学生等困难群体发放各类补贴资金1.68亿元。通过项目带动、政策扶持和自我努力,低收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8994元增加到目前的10077元,增幅约12%。

  要想富先修路 强化基础设施

  以整村推进为平台,按照“统一规划、各司其职、捆绑使用、用途不变、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将改善低收入村生产生活条件摆在突出位置,认真组织实施水、电、路等配套工程建设。全年新建大口井、方塘、沟渠等灌溉排水工程72处;新装(增容)变压器6300千伏安,架设高、低压线路105公里;修建村屯柏油路18.2公里,新农村“六化”工程硬化道路71.2万平方米;利用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水库移民等政策资金,硬化田间作业路29.2万平方米;建设村级卫生室32个,有力地解决了饮水难、灌溉难、用电难、出行难、运输难、看病难等问题,有效地改善了低收入村基本生产条件,提高了贫困群众的生活质量。

  建一个带一片 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按照“科学规划、整合项目、群众主体、自力更生”的原则,把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作为扶持的重点,加大对低收入村特色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以产业化扶贫项目带动贫困户脱贫。目前,低收入村果树面积已达4.12万亩,设施农业面积7540亩,蔬菜(食用菌)面积4650亩,畜牧养殖(猪、牛、羊、家禽)576.38万(头、只)。其中2016年新植果树2000亩,新建设施农业1342亩,种植露地蔬菜1500多亩。土城乡土城村通过大连银行贷款建设施农业60亩,带动农户24户;得利寺小屯村建设施农业150亩,带动农户50户;赵屯乡河洼村新植果树200亩,带动农户30户;杨家乡二龙山村栽植黑果花秋200亩,带动农户36户;杨家乡岚崮河村种植韭菜1000亩,带动农户40户。产业项目进村,达到建一个、带一片、富一方的目标。

  美不美家乡水 全力改善村屯环境

  针对低收入村环境卫生较差的现状,坚持把脱贫致富与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创建、环境卫生整治等活动,引导群众树立保护生态、爱护环境、讲究卫生的意识和习惯。全年清理沟渠30条23公里;清除生产生活垃圾1000多吨;新建文化墙体1000多延长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95盏;建污水处理池5139处,封闭垃圾房235处,配备移动垃圾桶6571个;绿化道路60.7公里,栽植绿化苗木8.4万株。

  欲治贫先治愚 多方培养致富技能

  按照“治贫先治愚”的总体思想,着重在培养致富带头人上下功夫,解决思想观念陈旧,劳动力素质偏低的问题。一是组织低收入村领导参加政策业务培训。增强了低收入村领导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带头意识。二是开展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采取“课堂集中培训、现场讲解示范”等形式,开展实用技术培训。2016年,在低收入村共组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130期,累计培训农民3500人次,发放农业科技资料5万份,贫困对象的科技致富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不忘一户不落一人 把减贫作为重中之重

  把减贫工作作为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本地实际,明确工作责任,创新到户扶持机制,在全市农村开展扶贫帮困活动,通过实施“五个一批”,即:低保、五保政策帮扶一批;慈善救助、教育资助帮扶一批;对口单位帮扶一批;危房改造帮扶一批;市本级兜底资金救助一批,实现特殊困难户销号,确保困难群体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

  一是强化社会保障,充分发挥保障政策兜底作用,对没有劳动能力的低保户、五保户、残疾人家庭等特困群体,通过救助的方式保障基本生活,全年救助低保13.15万户次,16.79万人次,五保3.72万户(人)次,救助困难群体8.73万户(人)次,共发放救助金1.04亿元。二是实施教育精准帮扶。统计全市特殊困难家庭贫困学生3657名,受助达4000人次,发放救助金达1000多万元。三是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市卫计局组织医院义诊,共诊治、救助患者800多人次,减免药费、发放救助金30.8万元。四是实施危房改造修缮。规划局对全市低保、五保等特困难家庭实施危房改造706户(其中38个低收入村改造51户),投资资金1253万元。五是深入开展残疾人救助。残联对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修缮150户,对城镇贫困残疾人家居环境改造100户,同时对各类残疾人发放生活、护理、助学、康复、培训等补贴资金和物资,共投入资金3449.2万元。六是广泛开展慈善救助活动。慈善总会通过募捐资金,救助各类困难群体7928人次,发放资金、物资共折资925.35万元。七是注重特殊困难群体帮扶。对全市1875个特殊困难户实施分流帮扶,其中,民政、残联、教育等部门通过政策帮扶604户,对口单位帮扶123户,市本级投入资金,对未享受政策救助的1148户进行帮扶。

(责任编辑:杜旭)
下一篇:

今年重庆将有9区县脱贫摘帽 226贫困村销号

上一篇:

精准扶贫 莫忘扶智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