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羚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建设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推广种植优秀中药材品种。通过中药材种植收益、公司政策帮扶以及土地、用工和项目分红等,每个贫困户每年可从中药材种植产业中增收3848元。 (资料图片)
我国贫困地区多位于偏僻山区,中药材资源丰富,发展中药材种植加工,是实现精准扶贫、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日前,在由中国医药新闻信息协会、信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中药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大会”上,与会代表指出,中医药独具传统医药文化与产业相结合的特色,中医药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我国中药材种植加工等产业链的发展,具有产业扶贫的天然优势。当前,要加强对中药材种植扶持力度,促进中药材种植规范发展,带动更多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
起家于扶贫,回馈于扶贫。当初,依靠25.8万元扶贫贷款起步,经过20余年的发展,河南羚锐集团逐步成长为资产规模近30亿元、年创利税3亿元的集团化企业。2016年,羚锐集团仅在老区河南新县就缴纳税款1.97亿元,成为当地的支柱企业。目前,羚锐中药材在河南信阳地区的推广种植面积已达到3097亩,辐射带动1096户农户、781户贫困户增收。根据已与公司签约和意向签约的种植户情况,2017年底,羚锐中药材的种植面积将超过5000亩,2019年之前,预计种植面积将达到1万亩,年总产值将超过4000万元,每个农户家庭每年将从中获得7000元以上的经济收入。
无独有偶,位于云南省临沧县的耀阳生物药业科技有限公司于2006年开始进行滇龙胆种植。目前,公司的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91万亩,涉及7个地州、31个县,种植农户有17万多户,约68万人,其中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31268户、约12万人。截至2016年底,已帮助脱贫1.4万余户,脱贫人口达5.7万人。
创新经营模式
农户精准受益
大别山区是我国天然的中药材宝库,境内生长有各类中药材2000余种。羚锐制药于2014投资组建了信阳羚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从自身需求的大宗原材料入手,筛选了颠茄草、延胡索、丹参、辣椒、水蛭、白芷、白芍、杜仲、银杏、麦冬、射干、何首乌、前胡等药用动植物,在新县浒湾乡曹湾村等乡镇流转土地2000余亩,创建了中药材种植、养殖示范基地和中药材种苗培育基地,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管、产、学、研相结合,由公司的技术专家培训当地农民,给种植大户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按照“大户带动”的思路,公司与新县周边乡镇数个有实力、有经验的农业合作社率先进行合作,公司提供种子种苗,并提供免费的技术指导。合作社利用自己的土地和人力资源,主要将药材种好。在获得良好的种植效益后,通过他们的影响,带动周边的农户都来种植。
羚锐集团董事长熊维政介绍,经过近3年的发展,“大户示范带动,散户遍地开花”的局面逐步形成。同时,公司对农户所种药材实行协议回收,有力保障了农民的利益。当地农民还可以到药材基地务工,挣工资增收。
同样,耀阳生物药业科技有限公司经过10余年的中药材种植,摸索出一条政府、企业、农民、土地紧密型的产业发展和精准扶贫模式。
耀阳生物公司总经理周国银介绍,公司以“推广普及、夯实基础、滚动发展”为经营理念,采取“政府引导、农民主体、企业经营、基地示范带动、村委会或专业合作社组织生产”的模式,使政府、企业、非贫困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民的土地进行有效组合,这样就充分体现了农民的劳动价值、土地价值、林下经济发展价值。通过提高亩产、把关产品质量,可形成单品种大产业的多品种产业发展模式,在公司发展产业的村委会和专业合作社区域内,公司因地制宜种植中药材品种,并作出规划报备政府。
公司将3个至5个自然村作为一个整体,帮助他们成立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每个专业合作社培训1名至2名专业技术人员,和省、市相关技术部门合作,针对每个自然村的自然条件和实际情况规划种植适宜的中药材品种,实现收益最大化;每年对药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培训,规范中药材种植;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额垫付种苗款及腐殖酸有机肥、有机农药,采收时以高出单期市场价5%至8%的价格进行回收,回收时扣除公司垫付成本,在此期间,公司对接保险公司对种植户的种植品种保驾护航。
对这种做法,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副处长詹玲评价说,要把共享理念贯穿到产业发展链条中,创新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机制,创新贫困户的受益方式,把贫困户精准受益作为扶持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同时,要加强建档立卡贫困户技能培训服务,建立农技服务精准到户机制;鼓励推广股份合作帮扶模式、订单帮扶模式、托管租赁模式等。
注重规划引领
提供精准服务
在日前召开的“首届中药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大会”上,与会专家提出,产业精准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以规划为统领,坚持规划先行,选准产业,培育经营主体,形成良好机制。在产业扶贫规划统领下,把资金整合、金融扶持、保险服务等相关政策,通过各种途径有效聚集到扶贫产业发展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产业扶贫和其他扶贫政策的红利,增强“造血”功能,让贫困户真正从产业发展中精准、持久受益。
信阳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唐显东介绍,近年来,信阳市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把中药产业作为信阳的一张名片,在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着力将医药化工和中药材产业培植成资源型工业、绿色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柱,打造成农业转型、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
“一是在政府的支持鼓励下,联合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开开援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同源制药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逐步实现土地流转,维护农民的合法利益,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二是土地流转后,为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适应的区域和适当劳动力,让贫困人口不用外出打工,就可以创收,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三是引进中药饮片企业,提高中药材的附加值。”唐显东说,同时大力发展中药物流仓储业,打造高效运营的电子商务平台,延伸产业链条,加速中药流通领域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规划建设中药现代物流中心,这样可以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农民可以通过培训,实现就近就业,依靠产业实现真正脱贫。
据介绍,下一步信阳市将加快推进中药材种植“源头工程”,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动市场建设,促进中药规模化、规范化种植,争取走出一条中药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融合促进的新路子。
加强规范管理
推动产业发展
中药材种植加工是中药产业化和中药现代化的基础。但另一方面,中药材种植加工业的发展又依赖于中药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中药种植、炮制还处在粗放阶段,未完全实现标准化、规范化;中药材种植也面临着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巨大,开发周期长等问题。对此,与会专家和企业界人士强调,要加大中药材种植扶持力度,积极探索种植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模式,改变中药材分散种植的局面;采取推进产地加工、强化质量监管等措施,扶持中药材企业做大做强。
专家建议,要进一步加强中药材种植和饮片加工的规范管理。在中药材种植环节上,首先是要加强对中药材种子培育的管理和规范。以规范化的种植基地带动药农种植中药材,是当前贫困山区实施产业扶贫的有效举措,有关部门要加大对中药材种植和种子培育的资金扶持力度。
此外,要建立符合传统中医药特色的质量标准体系,促进中药产业发展;支持中药产品特别是中药保护品种进入国家基本药物和医保目录,加快中药产业化、商品化进程;建立中药保健用品等健康产品的备案制度,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同时,要整合资源,重点投入,全力支持中药等健康产业发展;创新项目扶持机制,统筹涉农、涉林等项目资金,扶持中药材等健康产业基地和加工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