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10月24日电(记者郭刚)深秋的早上,晨光熹微。45岁的孙鹏像往常一样走入温棚养虾池,一边划着小船一边将虾料撒向水面。涟漪微荡,宛若水乡江南的诗意画面。
这里是黄河上游的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五佛乡兴水村。在温棚养虾池周围,还有几个露天鱼塘,大片水域的周围则是白茫茫的盐碱滩。
多年来,兴水村“兴于水,亦败于水。”受地形、地质条件及排水不畅的影响,景泰沿黄灌区以及高扬程灌区耕地次生盐碱化大面积发生,许多人远离故土,难离故土的人则陷于贫困中。
近两年,当地政府帮助当地农民利用荒弃多年的盐碱滩挖塘降水、抬田造地,建成了多个温棚养虾池和鱼塘。如今,昔日的盐碱荒滩渐成鱼米之乡,村民对未来继续发展水产养殖充满信心。
孙鹏告诉记者,因为盐碱化,自家的8亩耕地已弃6年多。“过去无地可种,只能外出打工。”从去年开始,他加入了景泰县晋成生态农牧专业合作社,把弃耕地流转给合作社,自己也在合作社打工。“每月有3500元工资,还能学上养殖技术。”
站在兴水村高地,望着高低错落的鱼塘,五佛乡党委书记李俊标很兴奋。他介绍,该乡共有近1.5万亩耕地,其中盐碱地5000多亩。“从去年底至今,全乡已建成温棚养虾池17亩,普通池塘1000亩,未来发展水产养殖、改良土壤前景可期。”
景泰县晋成生态农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晋成表示,自己发展水产养殖的信心来自“一举两得”的效益,开挖鱼塘不仅可以蓄盐碱水养鱼虾,鱼塘的污泥还是恢复耕地、发展种植的好肥料。
从2016年底以来,该合作社的鱼、虾、蟹等水产品销售额已突破70万元。“目前,合作社已带动周边3个村的70户农户发展水产养殖。”周晋成说。
“盐碱滩要彻底变成鱼米乡还需要一个较长过程。”景泰县委书记李作璧说,多年来,当地近27万亩耕地受到不同程度的盐碱化危害。近两年,全县抬田恢复耕地1200亩,改良治理盐碱地7000余亩,累计带动盐碱区2000多贫困人口脱贫。
除景泰外,地处黄河上游灌区的白银市靖远县、平川区等不少地区,也在积极探索开挖排碱渠、生物治碱、土壤改良等方法向土地盐碱化“宣战”。
落霞之际,秋水共长天一色。一群群水鸟“点水”鱼塘,波光潋滟。忙了一天的孙鹏再次走进温棚养虾池记录实时温度。“控制好水温,才能让鱼虾更肥、更大。”孙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