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沙漠环绕的新疆墨玉县托胡拉乡喀尔塔木村,三座土菜窖改变了当地人的认识,也改变了部分人的命运。
土菜窖不复杂,向地下挖少许,夯土为墙,再覆以树枝等,一座窖就建起在房前屋后。新疆和田地区大大小小的绿洲里,缺绿少菜的冬季,一窖胡萝卜、皮芽子和白菜“老三样”,是居民吃抓饭、拌面的必需。
不过,麦麦提明·巴克尔的土菜窖不止于此。与以往农民家用的不同,他的3座菜窖不仅容积大,每座存储约百吨,而且还有保鲜功能(不需要通电制冷)。
“关键是挺挣钱,还抗风险。”麦麦提明·巴克尔说,他倒腾蔬菜买卖十几年,现在靠着3座菜窖收入稳定。
原来,麦麦提明·巴克尔是村里的“菜贩子”,每年收了各家各户种的菜,再售卖到库尔勒、阿克苏等城市去,每年有5万元至10万元收入。前些年,他建了座可以贮菜的窖,面积不大。这些年,不仅原有的小窖被翻建扩大,还新建了两座大窖。
其实,麦麦提明·巴克尔的土菜窖称得上保鲜库。每座库的墙面都覆以芦苇,减少了水蒸气。而最奇特的是,在每个搁菜的栅笼边,设立着专门地方放置冰块。他说:“冰块是冬天从河坝里拉回来的,基本不花钱!”
省钱归省钱,土菜窖带给村民的好处并不少。在麦麦提明·巴克尔牵头的绿宝合作社里,3座菜窖吸纳了15名贫困户负责搬运、销售,工作岗位稳定,收入稳定,心情也平稳。
记者见到买买提·艾买尔时,刚从田间回来的他上午收了800多公斤西红柿、豆角等新鲜蔬菜。曾经外出打工的他,眼下在合作社负责收购,每月有两三千元收入。他说:“离家近可以照顾重病的父亲,而且我还入了股,去年分红拿到了4000多元。”
村里日子过得最拮据的阿瓦提汗,如今与儿子一起在合作社上班,每月收入三四千元,家里有饭有菜,吃得越来越好,红柳芭子房也换成了砖混安居房。
被土菜窖拉动的不光是贫困户,周边的两三百户村民也从中受益。在合作社小菜窖的带动下,村民陆续开始种植土豆、洋葱、胡萝卜等高效作物,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合作社以高于当地市场的价格收购村民自产蔬菜,大大增加了村民种植蔬菜的积极性和收入。今年,合作社还免费提供种子、化肥等,鼓励农户种植蔬菜,当地过去单一的种植结构已经被改变。
麦麦提明·巴克尔说,土菜窖的变化背后还有乡里扶贫干部的功劳,他们带来了资金、政策,还帮着想了很多办法。
而在乡村干部眼里,土菜窖确实派上了大用场。托胡拉乡党委书记文开靖说,今年全乡已发展100平方米的保鲜库21座,至少带动200户贫困户,直接解决就业1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