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29日消息(记者刘瑜颖 贺威通 吕梁台薛昊)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眼下正值山西吕梁本地各类瓜果蔬菜上市的季节,也是广大农民朋友喜获丰收的季节。目前,在山西吕梁中阳县,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当地以产业发展为龙头,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产业。
但只有生产是不够的,产销结合才能让农户们脱贫稳增收。在距离中阳县不远的柳林县,通过政府搭台,各扶贫工作队发力,借助车道沟农贸市场这一平台,帮助农民朋友及时打开销路,助力农民脱贫增收。当地脱贫攻坚都有哪些经验?
在山西吕梁中阳县车鸣峪乡刘家坪村的食用菌种植基地,记者看到,农户的大棚里面是香菇种植,上面是光伏发电,这种农光互补的模式成为了车鸣峪乡3个自然村204户贫困户的特色脱贫产业,贫困户通过在基地打工,年底收益分红和土地流转等多种收入渠道,实现了稳定脱贫。
由县产业扶贫资金投资建设的65座香菇大棚采用委托合作社经营,贫困户扶贫贷款入股分红和打工的发展模式,投产以来已形成50万棒生产规模,年产值达到375万元,参与经营打工的120户贫困户仅香菇种植一项人均年收入就达到3700元。把自家的四亩耕地流转到香菇种植基地的刘爱英从基地建设之初就成为基地员工,当年下来,她就实现了稳定脱贫。
刘爱英:我一年在这打工能挣七八千元,我的地能分红四五千,党的扶贫政策帮还能分一千多元,一年下来就是一万来块钱。
山西省党史办驻刘家坪村第一书记杨东海: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责任,我们还要继续帮扶下去。
按照“光伏+旅游”规划建在风景优美的上顶山脚下的弓阳移民新村,随着7个自然村225户贫困人口全部搬迁入住,中阳县十三五期间确定的1786户5291人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部完成。从6里外的石板上村搬来入住的陈世峰老人没有掏一分钱就住到了110平方米的二层小楼,说起党的政策他激动不已。
弓阳新村村民陈世峰:感谢党,感谢政府对老百姓的关心。
弓阳新村村民郝贵珍:原来我们村条件不好,儿子马上三十岁了,娶不到媳妇,今年我们搬到这个村,儿子也娶到了媳妇。生活挺好。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中阳县以产业发展为龙头,大力发展特色种养加产业,实施10万农民人均3头生猪、2亩核桃、1只肉羊的“321”农业产业化工程,实现贫困户产业就业全覆盖。形成了在村靠产业、外出靠就业的长效增收机制,2017年底,中阳县有37个贫困村、20987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目前已退出35个贫困村,20273人实现了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降为0.7%。
中阳县委副书记孙燕飞:我们要继续发扬在脱贫攻坚中激发出来的担当精神、务实作风和优良工作状态,再鼓干劲,努力在巩固脱贫成效,决胜全面小康,实施乡村振兴上趟出新路子,交好新答卷。
近日,记者在柳林县高家沟乡车道沟农贸市场了解到,在促销活动现场,农户种植的西红柿、西瓜、玉米,豆油等特色农产品,深受过往市民的青睐。不一会的功夫,农民的绿色农产品被抢购一空。
村民王兴平:农贸市场给了我们很好的机会,一袋玉米不到五分钟卖了65元。
村民刘侯蛇的西瓜在农贸市场里也格外畅销。
村民刘侯蛇:车道沟农贸市场建得很好,今天拉的一车西瓜,一会就卖完了。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家住柳林县郭家沟村的村民葛艳红,今年3月份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建起了自己的豆油加工厂,得知乡里搭建了销售平台,一大早就把自己加工的豆油等豆制品拉过来进行销售,经过一上午的销售,就卖出一千余元的产品。
葛艳红:车道沟农贸市场的建设为农民推销农产品搭建了交流平台,进入这个市场的都是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户受益,是真正的扶贫好项目。
前来的游客也络绎不绝。
游客:我来自太原,正好路过看到这个展销会,农产品质量还挺好,尝了一下西瓜,挺甜的。买了点西瓜,买了点大豆油,回去给朋友送一点,自己用一点。
连日来,高家沟乡党委政府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和农村三支队伍力量,借助该乡产业扶贫项目——车道沟农贸市场这一平台,及时指导帮助农民促销各类农产品,助力农民脱贫增收。
高家沟乡党委书记白艳平:车道沟农贸市场是针对纯农业乡山地绿色农产品而建的,所以在使用过程中极力推广老百姓种的山地绿色农产品,通过工作队宣传到外界,把农产品搞好,实现城乡共赢,搭建城乡互动的平台。
据了解,车道沟农贸市场项目工程由高家沟乡扶贫产业资金、贫困户和村集体共同集资修建,脱贫攻坚期内的收益由贫困户、村集体按比例分红,三年后归集体所有。市场总占地面积6700余平方米。市场建成后,可惠及该村贫困户、村民、村集体的发展壮大,对促进农村农产品及其特色加工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