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传承人向学员传授银饰制作技艺 凯尚宇摄
在黔东南的苗山山村里,银饰、刺绣、蜡染、剪纸、编织、雕刻等非遗技艺正成为当地群众扶贫脱困的有力抓手。立足文化优势,挖潜非遗工艺,探索生产性保护,实现精准扶贫,在一个个扶贫工坊,沉睡的苗乡被唤醒,一条“非遗+扶贫”的乡村振兴路径日益清晰。
“银匠之村”重焕生机
走进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镇麻料村,半月谈记者发现,前些年这个只剩老人和小孩的空心村如今已迎来年轻人的回归。
后生们纷纷捡起祖辈传下来的苗族银饰加工手艺,摆弄起手工活儿。学非遗、搞创业、办工坊,成为他们追赶的潮流。25岁的李促进告别了在贵阳半年多的厨师生活,回到熟悉的村寨,跟随父亲学做苗族银饰。
仔细敲打着银条,小心雕刻着花纹,李促进一边忙着加工银手镯的活儿,一边回答半月谈记者的问题:“为什么回村里?在家里干事情自由,而且前景大。”
如今,十二三万元一套的苗族手工纯银头饰越发有市场,这让父亲李光白感觉自家的工坊很有奔头。李光白说,随着苗族银饰销路越来越广,他开始将品牌名字刻在产品上,这样一方面可以预防假冒伪劣,一方面也可实现自家产品的“质量跟踪”。
李光白不光把儿子带在身边创业,还手把手地教村里贫困户怎么做活。“每个贫困户每月给3000元工资。”他每月接到订单,给贫困户分派任务,完成后收回,再通过线上线下的渠道售卖。
同样希望将苗族银饰加工这门非遗技艺发扬光大的还有李世华。作为家中银饰技艺的第六代传人,村里一些贫困户跟着他的工坊干,日子越来越红火,“有的还尝试创业开店了”。
除了苗族银饰制作加工,发掘苗族文化内涵,发展苗族农家乐、苗乡旅游,也成为李世华创业的摸索方向。楼下苗家工坊,楼上苗乡民宿,文旅融合的发展样态初具雏形。
村里人告诉半月谈记者,麻料村已陆续办起6家银饰工坊。昔日沉寂的“银匠之村”依托扶贫工坊,正找到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越来越兴旺的手工产业让一度萧条的寨子重焕生机。
复兴传统工艺,助力脱贫
在雷山,除了麻料村银饰工坊,格头村植物彩色染工坊、牛王寨苗族藤编技艺工坊等也逐渐发展成熟。据介绍,目前靠非遗技艺发家致富的人在雷山有近千人,辐射带动1.3万贫困人口,基本实现农村户均有一名手工艺人。“非遗+扶贫”的模式让当地取得了“培训一人、带动一片、脱贫一批”的实效。
雷山县是黔东南利用非遗技艺撬动苗乡脱贫的缩影。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传统工艺的深度振兴。
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站长、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赵罡坦言,贵州传统工艺面广量大,传承人知识结构单一,创作和创新能力弱,技术和工艺瓶颈明显,传统工艺制品与现代生活脱节、产品附加值低、从业者生活难以为继等问题比较突出。
针对此,2016年5月,原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支持指导相关企业、高校和机构与贵州省文化厅合作成立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整合资源,打造平台,帮助非遗传承人和手工艺者加深对自身技艺的理解、拓宽知识领域、掌握灵活创作的方法,促进非遗工艺传承与发展。
研修研习培训、示范引导、品牌培育……一系列提升人才素质、积累发展资源的措施,正为非遗技艺生产性保护不断贡献力量。2016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实施“十百千万”传统工艺人才培育工程以来,当地共完成传统工艺传承人群延展培训达10000人次。
在苗山,非遗即生活。“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形态,无不呈现于非遗匠人一板一眼、认真细致的手工活中。在苗山,非遗也从不拒绝现代生活。吸收现代元素,提升设计能力,刷新营销理念……当地文化产品开发、推广打开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和空间。
在文化创意园,在扶贫工坊,琳琅满目的商品释放出浓郁的文化气息,从苗族蜡染手机套到苗绣小书包,各种非遗技艺贴合生活实用需求,展示出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之美,让游客爱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