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四川用活编制资源助推脱贫攻坚

2018-12-12 09:00:16浏览:15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新华社成都10月8日电(记者周相吉)国庆期间,四川省剑阁县姚家乡银溪村第一书记李增强还在为村里的发展忙前跑后。因为扶贫工作表现优秀,他由事业单位人员提拔到领导岗位。在四川,打破身份限制提拔扶贫干部、统筹编制引进脱贫攻坚人才等探索正在进行。

  剑阁县姚家乡银溪村第一书记李增强不仅是县委委员,也是剑阁县烟叶生产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他在2014年底驻村时是县农工委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工作人员,属于事业编制。通过几年扶贫攻坚,村里贫困人口由86户237人减少到现在的1户3人,2017年也实现整村脱贫。因表现优秀,2017年李增强被提拔到领导岗位上。

  剑阁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郭育成说,该县已提拔36名驻村扶贫干部到副科级以上领导岗位和重要岗位,其中有8名第一书记被选任为乡镇副科级领导干部,身份由选派前的一般事业干部变为公务员。

  部分基层组织部门负责人表示,包括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等扶贫干部大部分是事业编制人员,表现优秀的扶贫干部因编制、身份原因进入领导岗位,还存在一定的瓶颈。

  “‘编制瓶颈’的表现是编制资源有限和事业编制向公务员编制转换困难等,其根源是编制资源没有激活和用在‘刀刃’上。”郭育成说。

  近年来,四川省积极探索编制改革,用活编制资源助推脱贫攻坚。

  “谁承担中心大局工作任务越多,谁使用编制就相对较多。”剑阁县委组织部长周建明说,剑阁县在事业编制总量不增加的前提下,从县级部门调剂200个事业编制用于乡镇脱贫攻坚。从乡镇腾出来的公务员编制和副科级职位,也优先向优秀第一书记倾斜。

  记者从四川省委编办了解到,除了以剑阁县为代表的基层探索,四川省今年还启动实施深度贫困地区1万名人才专项事业编制保障工程,发挥机构编制源头性功能。四川省委编办相关负责人说,当前深度贫困地区基本属于边远地区,人才缺乏,需要大量人才支持。通过前期调研发现,在机构编制上,这些地区普遍存在编制不足和空编较多两方面的问题。

  据介绍,四川省从今年开始,分三年下达1万名人才专项事业编制,其来源一是省属事业单位改革收回的事业编制1000名,二是从四川45个深度贫困县空缺的1.8万余名事业编制中划出一半,即9000名作为人才专项事业编制。激活、用活编制资源,对扶贫干部的攻坚热情已起到很好的正向激励作用。

(责任编辑:杜旭)
下一篇:

云南西盟:驻村第一书记王波的国庆假期

上一篇:

精准发力“拔穷根”——广西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年均减贫117万人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