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鹿乡”西丰的三彩脱贫路

2018-12-12 09:00:58浏览:35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新华社沈阳11月6日电(记者孙仁斌、丁非白)深秋的辽北,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在素有“中国鹿乡”的辽宁铁岭西丰县,近年来,当地通过党建引领、用活政策、突出特色,走出一条“三彩”脱贫路。预计今年年底,西丰县将摘掉贫困县的“帽子”。

  “红色”:脱贫路上党旗飘

  西丰县从20世纪90年代就被列为省级贫困县,2015年统计,全县174个行政村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20个、贫困人口4.19万人。

  “2016年,县委组织了一次脱贫攻坚大调研,我们发现,脱贫攻坚县里很急,乡镇在观望,村里在等着要钱要政策……”西丰县委组织部党建服务中心主任迟泽光回忆说。这次调研中还发现,当地普遍存在贫困村产业结构单一、村干部脱贫意识不强、县直单位办事效率不高、县乡村信息沟通不畅等一系列问题。

  为有效解决这些难题,当地创建了“脱贫路上党旗飘”微信平台,把县乡村三级领导干部、产业专家、农业专家等纳入一个“朋友圈”,每天发布扶贫政策信息,贫困村、镇干部在群里汇报扶贫工作进度,村里有难题,直接“@”县领导。

  “一开始大家都不愿进群,有的村干部干脆直接退群。”西丰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谢志波说。经过制定制度、强化内容建设,组织部门将各县直单位、镇、村在群内的表现列为干部考核任用的参考,聘请专家在群里做产业脱贫培训、发布各类农产品供求、招用工信息等,使基层干部越来越认识到:这个平台是村民脱贫的“百宝箱”。

  钓鱼镇景华村党支部书记何振丰现在每天都在关注群里的信息:“我们村这两年搞落叶松苗种培育,去年100万株树苗卖不出去,我在群里发了个消息,礼泉村党支部书记张福军看见了,帮我联系抚顺的买家,全部卖了出去,解了燃眉之急。”

  “金色”:用好、用活脱贫政策资金

  用好各级脱贫攻坚帮扶资金,发展特色产业,为当地贫困户铺就一条金光大道。

  距离县城约有50公里远的天来村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荒山多、耕地少、交通不便,全村三分之一以上的家庭是贫困户,不少村民外出打工,不愿再回这个“穷窝”。

  近年来,天来村借助扶贫资金和银行贷款,建立了水果批发市场,村里的水果再也不愁卖,还成了当地有名的水果集散地。

  “别看地处偏僻,咱这里的水果可卖到了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日本等地。这种鸡心苹果地头的收购价是每斤4.5-5元钱,出口到国外,能卖到15元。”55岁的贫困户赵龙指着他的果园对记者说,这几年,村里免费给他提供了500多株果树苗,他在自家地里种了7亩鸡心苹果,加上种植玉米等作物,一年收入2万多元。

  天来村党支部书记付宝库介绍说,目前,全村年产各类水果1200多万斤,产值超过1300万元。通过引导农户种植、村集体经济分红、政策兜底等举措,全村199户、528名贫困户全部脱贫,不少外出打工的村民也都陆续回到了村里。

  郜家店镇祥和村、洪来村利用扶贫资金100万元,入股当地企业,每年每村分红5万元。得到资金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为贫困户安排工作岗位,用工最多时,可带动150多户贫困户就业。

  “绿色”:好生态是金字招牌

  “我们迫切希望发展产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但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好生态是西丰的金字招牌。”西丰县委书记康冠华说,当地选择了发展生命健康产业的绿色脱贫之路,把高污染高能耗产业挡在了门外。

  西丰的梅花鹿存栏量占到全国的25%,是全国的“鹿产业第一县”;柞蚕产量占全国的30%,还生产人参、五味子、地龙骨等500多种药材。西丰县先后聘请了北京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团队编制了生命健康产业和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茅台、东阿阿胶、吉林修正、天士力等知名企业纷纷落户西丰。

  铁岭鹿宝堂药业集团是当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主要生产鹿系列功能食品。建档立卡贫困户谭贵宝在办公室里熟练地操作着微商后台系统。虽然由于先天性残疾身高较矮,但谭贵宝通过在公司管理微商平台,有了稳定的生活来源。

  西丰县扶贫办主任孙家彦介绍说,通过多种模式共同发展,西丰县贫困人口逐步减少,预计今年年底,将摘掉省级贫困县的“帽子”。

(责任编辑:杜旭)
下一篇: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年度报告(2018)》

上一篇: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要坚持动员全社会参与教育扶贫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