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年底终于脱贫了!”
“靠着君乐宝的‘金牛’项目,俺也当上了股东,日子可算踏实了。”河北省邢台市威县后南寺庄村村民孙幼云面对记者长舒一口气。把土地流转到君乐宝乳品深加工公司,除了入股分红还能在公司上班每月拿3000多元,加上家里耕地的租金,最近算是摘掉了“贫困帽”。
深挖农业发展潜力,扶贫攻坚借力而行。近几年邢台因地制宜探索以农业产业化带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路径,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70.3%,在整体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同时,实现贫困户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22.1万名群众实现脱贫。
大项目支撑 产业扶贫有“活水”
“上有老下有小,以前我和丈夫靠种地、打零工养活,现在打工每月能收入6000多元,日子能一样吗?”临西县苟庄村农民葛秀芝说。
葛秀芝所在的企业,是总投资15.6亿元的河北光明九道菇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基地,向当地提供就业岗位1200多个,能带动1万多农户增收1.8亿余元。
邢台市市长董晓宇介绍,近几年邢台连续谋划和实施了近百个千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项目,一批加工项目进展迅速。“今年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157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9个,10亿元以上项目17个。”他说。
“大项目能带来大批就业岗位,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才能稳定脱贫。”邢台市农业局副局长路随增说,政府在帮助壮大扶贫主导产业的同时,还开展了职业农民培训,引导企业面向当地群众免费进行技能、安全知识等相关培训,帮助农民顺利成为产业工人。
王新是宁晋县一位农民,和不少同乡一样高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而今年他在家门口的玉锋集团找到一份工作。在宁晋,像玉锋集团这样的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有63家,总计辐射带动83.14万户农民增收。
强品牌建设 栽下增收“摇钱树”
“‘浆水苹果’越叫越响,苹果价格一路在涨,今年比去年同期每斤上涨1.5元到3元,果农全年人均苹果单项收入增加了2000元以上。”邢台县浆水镇果农刘聚军说。
邢台市扶贫办主任张峰珍告诉记者,不光是“浆水苹果”,近几年邢台以产业育品牌、以品牌拓市场,“临城核桃”“巨鹿金银花”等已成为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今麦郎等一些品牌成了中国驰名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更逐步实现了由产品向品牌、由品牌向名牌的转变,带动贫困户持续增收。
张峰珍所说的巨鹿县,地处河北省三大贫困带之一的黑龙港流域,重点贫困村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近几年,巨鹿根据金银花适宜种植范围较广的特性,大力引导农民发展金银花种植,走出了一条精准脱贫的路径。
巨鹿县扶贫办主任张晓峰说:“我们县以金银花种植龙头企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为依托,把金银花产业做细做深,实行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回收、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已经形成了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稳定模式。”
目前,巨鹿全县金银花种植面积达13万亩,年产金银花干花1.2万吨,总产值15亿元,带动7万多名群众增收。
联合体带动 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作为冀南优质麦产业联合体的牵头企业,今麦郎食品有限公司依托资金、技术优势,将产业链条前伸至小麦种植基地,组织专家、技术人员为联合体内的合作社、家庭农场提供多方面服务,农户的小麦质量、产量提升了,还能以高于市场的价格卖出。截至2017年底,联合体优质麦基地突破5万亩。
“俺和今麦郎签了种植和收购协议,近千亩优质小麦亩产1000斤左右,销路不愁的,每斤价格还高了5分到一毛钱。”今年,隆尧县莲子镇种粮大户杨新芳心气高了不少。
邢台市委农工委产业办副主任左清飚说:“产业联合体实现从农业生产到加工、流通、销售、旅游等环节相互融合,产业链越拉越长,衍生出无数就业岗位,让农民通过就业实现脱贫。”
目前,邢台市发展产业化联合体16个,加入联合体的龙头企业65家、合作社77家、家庭农场43家,覆盖粮食、畜禽、果蔬、林木等产业,年产值达480亿元。
建项目、培龙头、壮基地、带农户。邢台因地制宜推进发展农业产业化,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张峰珍介绍,近3年来邢台全市共有22.1万人通过农业产业化实现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