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红井水润灌红土地——“共和国摇篮”瑞金脱贫故事

2018-12-12 10:33:46浏览:82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80多年前,因为共产党人的到来,赣、闽交界处的瑞金改名“瑞京”,他们在一座祠堂里,向世界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开启领导和管理国家政权的尝试。

  2018年7月29日,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的第三方评估,瑞金市率先在赣南脱贫摘帽,“共和国摇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

  今天,在瑞金沙洲坝,记者看到当年毛主席带领群众开挖的那口红井,已成为滋润慕名而来众多国内外游客的甘泉。

  改革开放40年来,生活在这里的70万群众感念,给这片红土地带来荣光和希望的共产党人初心不改,他们描摹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幸福蓝图,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距离瑞金城北60里,有一座上百年的老屋,老屋四周墙上布满弹洞,人们但凡来到这里,大多都会情不自禁吟出:“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硝烟虽散,号角未远。老屋见证下,一场新时期的反贫困伟大斗争在“共和国摇篮”已初战告捷。

  驱车红土地,处处故地展新颜。手工开凿阶梯为路,地势险要的丁陂乡山龙村盘龙寨曾是“红色粮仓”,1931至1934年,这里共计送出粮食1300余担,1100余儿郎参加红军。80多年后,山龙村先后历经市、省、全国第三方等多方检验,所到之处问题零反映,脱贫满意度100%。

  创造历史的先烈后人见证红土蝶变。泽覃乡希平村是以中共瑞金首任县委书记邓希平名字命名的村子。这两年,邓希平烈士的继子邓世铭一家搬进了城区的梦想家园易地扶贫安置小区,常年在外的儿子儿媳参加技能培训,在家门口做上了家装生意,2017年底一家顺利脱贫。

  2015年以来减贫7.69万余人,产业扶贫100%全覆盖;在全国率先建立健康扶贫“四道医疗保障线”,贫困人口医疗费用报销比例91.8%;4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叶坪华屋、田坞、壬田等一批昔日“穷窝窝”,装点一新变景点开门迎客。

  绵江河水静静流淌,岸边的烈士纪念园是一个不能被遗忘的地方。密密麻麻的红军英烈名字印刻在石上,他们的生命永恒定格在这里。中央苏区时期一次人口普查显示当时瑞金有24万人,其中参加红军的有4.9万,牺牲的烈士中有名有姓的17166人。

  脱贫零错退、零漏评、群众满意度99.38%、贫困发生率0.91%。时隔87年,“共和国摇篮”以这样一份成绩单宣布脱贫摘帽,这是对那些生命最佳的告慰。

  “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用上了稳压电,路也硬化了,可都比不上自来水喜人。”云石山乡田心村盐帐下小组村民梁伟兵端着一碗水喝得带声。

  一篇《吃水不忘挖井人》,让新中国几代人耳熟能详。80多年后,这里依然从群众关心的“小事”做起,把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作为扶贫开发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100%解决饮水安全问题。

  身处大山,距离乡镇15公里,邱坑村是拔英乡最偏远的村庄。基础设施欠账大,全村过半人家在山下买房或租房,常年白天上山干活、晚上下山居住。乡里算了笔账,仅基础设施就要800多万元,就地改造不划算,提出搬迁到山外安置,遭到群众一致反对。

  2017年3月,乡里9个工作组进村入户,扶贫部门、市委市政府也来了……4个月时间,脱贫方案改了5次。因地制宜,就地改造,新方案群众拍手称赞,自己动手拆除“空心房”、废弃的牛栏猪舍。如今的邱坑,客家吊脚楼沐浴暖阳,檐下蜜蜂绕梁,酿甜蜜新生活。

  执政为民,瑞金连着北京。《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涉及瑞金事项130项,已落实65项,正在落实60项。对口支援的中国银监会巡视办调研员罗猛和泽覃乡安治村贫困户杨海庆结了对子,送技术,树信心,如今脐橙园年产值10万元。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艰苦奋斗、争创一流的革命精神,是80多年前苏区军民战胜困难、克敌制胜的强大动力。在脱贫攻坚战场上,这种精神依然熠熠生辉,“红都”儿女用艰苦奋斗、争创一流的生动实践,演绎出新时代的动人篇章。

  这种精神催人奋进。“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拼来的精彩。”泽覃乡永红村扶贫车间外墙上标语格外醒目,在扶贫车间种木耳的邓长荣原名邓秀文,上小学时自己改成邓长荣。家里墙壁上,除了爷爷的烈士证书,如今又贴上了一张脱贫光荣证书。

  这种精神让人忘我。崎岖的山路上,倒下的电瓶车灯照向前往贫困户家中的方向。2017年10月17日,瑞林镇龙卧村第一书记、瑞金市文广新局干部谢辉夜访路上滚下山坡,两根肋骨骨折。伤筋动骨一百天,何况他已年近半百。然而,谢辉只在医院十天,就带着一个月用量的药返回驻点村。

  这种精神让身处逆境者励志前行。出生在“八子参军”发生地沙洲坝官山村下肖区,父母先后离世、自己右手截肢的“80后”青年杨洲没有自怨自艾,靠着勤学努力和助学贷款完成学业,后在扶贫队员帮助下,成为沙洲坝镇连江小学的一名老师。

  这种精神经年越岁、代代相传。爷爷参加红军,父亲是退伍军人,瑞金市国土资源局干部刘晋成从2016年起担任黄柏乡龙湖村第一书记。“连村里的鸡狗都认识你了,这样下去大家都会选你当村干部嘞。”村民一句亲昵,见证鱼水深情依旧。

  “因为这种精神,‘共和国摇篮’的脱贫更有底气。”瑞金市委书记许锐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红都”已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责任编辑:杜旭)
下一篇:

重庆:政策“礼包”推动就业扶贫

上一篇:

冲锋,在反贫困的最前线--记奋战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村党支部书记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