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性喜凉爽湿润气候,要求富含腐殖质、疏松、湿润及pH值在5.5~5.6之间的酸性土壤。对光照有一定要求,但不耐曝晒,在烈日下嫩叶易灼伤枯死。最适生长温度为15℃至20℃,若温度超过30℃或低于5℃则生长趋于停滞。
为更好使杜鹃花在北方生长,现根据多年来的经验及其习性,与大家共同探讨杜鹃常见的病害: 生理病害 水分失调 由于杜鹃花的根系为浅根性纤细根群,既怕旱又怕涝,浇水不当,轻则落叶,重则死亡,因此浇水是否得当就成为养好杜鹃花的关键之一。 1.土壤以保持湿润为度,如上壤中水分过多,根部缺氧造成无氧呼唤,使乙醇积累会导致根部发黑腐烂坏死。 2.土壤中长期缺水,导致植株细胞的紧缩度消失,嫩枝下垂,继而影响花的生长,直至叶片枯萎,破坏体内循环,严重时造成死亡。 3.杜鹃花根浅而纤细,吸肥能力很差,施肥过于浓稠或施化肥稀释不够,造成肥液浓度超过了根部细胞液的浓度时,使植株体内的水分反渗入土壤中,导致失水。 防治水分失调的措施主要有:春、夏、秋三季浇水,盆土不干不浇,一般2至3天浇水一次,但每天都应检查一遍,适当给水。冬季在室内少浇水,待盆土干了,再浇水。施肥要坚持“薄肥勤施”的原则,不要施过于浓稠的肥料,且不能掺有粪渣,应用稀薄的液肥,且需经过充分腐熟后,才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