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柜是用来杀菌的,广泛应用于饭店,酒店等。不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毒柜已经进入了普通家庭使用中了。以前没有消毒柜的时候,都是用的毛巾沾洗洁精擦拭,但其实这样并没有洗干净,还有很多细菌,还需要使用消毒柜来杀菌下,那么大家知道消毒柜是怎么消毒的么?哪种方式最好?下面小编带来了解答!
消毒柜哪种消毒方式好?常用消毒柜的消毒方式

消毒柜的消毒方式
分为单一消毒方式和组合消毒方式。单一消毒方式为:高温、紫外线、臭氧。三种方式的消毒机理是完全不同的。组合消毒方式有:高温+紫外线+臭氧、紫外线+臭氧。目前市场上的家用消毒柜的消毒方式以组合消毒方式为主。
1、高温

高温消毒一般采用加热温度大于 100 ℃,并持续时间 15min 以上,使包括细菌、病毒在内的微生物机体蛋白质组织变性而达到杀灭细菌、病毒的目的。
高温消毒柜的加热方式一般是采用远红外线方式,电热元件通过加热空气或产生辐射热,食具受高温持续作用一段时间后,表面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机体蛋白质组织变形,从而被杀灭。
高温消毒柜分为一星级消毒柜和二星级消毒柜。
一星级消毒柜要求消毒柜内温度达 100 ℃以上,并持续时间 15min 以上,可杀死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杀灭率达 99.9 %,但不可杀灭乙肝病毒;
二星级消毒柜要求消毒柜内温度达 120 ℃以上,并持续时间 15min 以上,除可杀死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外,还可杀灭乙肝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等病毒,杀灭率达 99.9 %。但对无机化学毒物及少数特殊的生物病毒就不起作用了。
高温方式消毒比较容易理解,也比较直观,这里就不多介绍。其缺点是功率偏大,容易导致温度不均匀,温度高易使腔体、密封件及加热物体损坏和变形,易使面板、拉手产生过高的温度,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 紫外线

紫外线是波长在可见范围之外的短波, 根据辐射学原理产生的一种可见“蓝色光”,是不起消毒作用的 。紫外线按波长范围可分为 A 、 B 、 C 三个波段和真空紫外线。
A 波段 320 ~ 400nm
B 波段 275 ~ 320nm
C 波段 200 ~ 275nm
真空紫外线 100 ~ 200nm
其中真正具有杀菌作用的是 C 波紫外线,尤以波长 253.7nm 的紫外线最佳。紫外线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胞、分支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和支原体等,具有广谱性。
其杀菌原理是通过紫外线对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照射,以破坏其机体内 DNA (去氧核糖核酸)的结构,使其立即死亡或丧失繁殖能力。 DNA 对波长 253.7nm 的紫外线吸收最强。紫外线的杀菌效果与其照射强度和总的照射量有关,一般可达杀灭率≥ 99 %。照射剂量(照射强度和照射时间的乘积)增加时,杀死细菌的数量增多,但被杀死细菌的百分比并不与照射剂量成比例的增加。相当小的剂量也可杀死少数细菌;如细菌量多,甚至用相当大的剂量照射仍有部分细菌免于死亡。
其缺点是紫外线只能沿直线传播,辐射能量低,穿透力弱,仅能杀灭直接照射到的微生物,因此消毒时尽量应使消毒部位充分暴露于紫外线下。
由于消毒柜本身的结构和碗盘置放排列较密的特点,紫外线辐射被碗盘自身遮挡,碗盘的许多部位不能被紫外线光照射,这些部位的细菌、病毒将不能被紫外线杀死,因此,国家标准规定,食具消毒柜不能仅以紫外线作为单一的消毒手段。
通常,直接接触紫外线,对人们是有伤害的。但是普通玻璃和钢化玻璃的紫外线透光率只有 0.01~0.1% 。因此,使用是绝对安全可靠的。 由于紫外线辐射对人体有害,因此绝对不允许有泄漏,如能从机器任何不透光部位直接看到紫外线,应立即停止使用,检修。在有人工作的环境中,紫外线的强度( 253.7nm )及允许暴露时间如下:
紫外线强度μ W/cm 2 0.2 0.4 0.8 1.6 3.4 6.6 10 20 100
允许暴露时间 8h 4h 2h 1h 30min 15min 10min 5min 1min
3、臭氧 ( O3 )
臭氧 是已知可利用的最强的氧化剂之一,在实际使用中,臭氧由于其强氧化性,呈现出突出的杀菌、消毒、降解农药的作用,是一种高效广谱杀菌剂。臭氧可使细菌、真菌等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氧化变性,可杀灭细菌和芽孢、病毒、真菌等。常见的大肠杆菌、粪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杀灭率在 99.9 %以上。臭氧还可以杀灭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感冒病毒等。
当然,消毒效果与臭氧浓度和消毒时间长短有关,温度和湿度对消毒效果有一定的影响,相对湿度高则效果好,低则效果差,对于干燥菌体几乎无杀菌作用;温度降低有利于臭氧的溶解,可增强其消毒作用,通常,空气中臭氧浓度极低,一般在 0.01mg/m3 以内,而臭氧控制在 0.02mg/m3 左右,能净化空气,对人有利而无害。若长期在高浓度臭氧环境中工作和生活,那是对人很不利的。臭氧浓度达到 1 mg/m3 时,可引起呼吸加速、胸闷等症状,在 2.5 - 5mg/ m3 时,可引起脉搏加速,疲倦、头痛,停留 1 小时可发生肺气肿,以至死亡,作业现场空气中容许的阈限值为 0.3 mg/m3 。另外,臭氧是极不稳定的元素,常温下不超过 20 分钟,就能自动还原为氧气。 另外,如果待消毒的物品表面有水,会使臭氧消毒作用减弱。
臭氧的产生,一是可以 通过臭氧发生器 3000V 以上高压放电时,激发空气中的氧气电离,产生臭氧,另一是通过臭氧紫外线杀菌灯产生臭氧。
消毒柜怎么用
消毒柜是常用电器,几乎每周都要用到。如不了解消毒柜的使用方法,不妨来妈网百科看看。
1、消毒柜要摆放在正确的位置,最好是干燥通风、周围无杂物的地方,且要远离易燃物和墙壁30厘米以上。
2、每次使用消毒柜前,先检查一下消毒柜电源线是否有损坏,然后再把清洗干净的餐具放进消毒柜中。
3、消毒柜一般分两层,上层摆放碗,上层摆放筷子,因为上层温度高,下层温度较低。
4、摆放好碗碟后,将消毒柜门关好,然后插好电源,根据需求选择功能,开始消毒。
5、消毒柜通电过程中,最好不要打开柜门,也不要取碗碟,不然很容易烫伤手部。
消毒柜使用误区
消毒柜利用远红外线发热杀菌消毒,具有速度快、穿透力强的特点。它不仅能用来消毒餐具,还能用来对蔬菜、瓜果等杀菌。但使用时要掌握方法,千万别误入误区。以下是消毒柜的使用误区,大家不妨看看:
误区1:消毒柜可“湿用”
消毒柜柜内温度达到120度以上,才能达到消毒的目的,如消毒时,碗中有水,不小心滴到电器元件中,很容易使元器件烧坏,所以,最好倒掉餐具中的水,再放进消毒柜消毒,以免影响消毒柜的使用寿命。
误区2:消毒柜使用时再开
长期不使用消毒柜,只把它当储碗柜来使用,导致内部湿气重,细菌大量滋生,会影响消毒柜的使用。所以,消毒柜并非使用时才开,平时间隔一段时间就要通电一次,以杀菌消毒,还有延长其使用寿命。
误区3:陶瓷餐具也能消毒
并非所有的餐具都能放进消毒柜中消毒,如陶瓷餐具,最好就不要放进去,因为陶瓷餐具的釉子、颜料含有铅、镉等重金属,遇高温易析出,对人体健康不利。
消毒柜需消毒多长时间
消毒柜消毒时间与容积有关
不同品牌的消毒柜,容积大小可能不同,使用方法也可能不一样。一般,在两个消毒柜中放同样的餐具,容积大的消毒柜所需的消毒时间长一些,而容积小的消毒柜所需的消毒时间短一些。
消毒柜消毒时间与功率有关
一般,消毒柜功率越大,消毒餐具所花费的时间越短。但容积不同,餐具数量不同,功率相等的消毒柜,所花费的消毒时间也不同,所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消毒柜消毒时间与餐具数量有关
消毒柜消毒时间与餐具数量有密切关系,如餐具数量少,设定的消毒时间无需太长,如餐具数量多,最好设定长一点的消毒时间,不然,餐具细菌未被消灭,达不到杀菌消毒的目的。
消毒柜保养注意事项
消毒柜日常要做好清洁保养,这样才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那消毒柜如何保养呢?大家不妨看看妈网分享的保养方法:
1、用完的餐具洗干净再放进消毒柜内,且摆放要整齐,不能叠着放;
2、通电后,不要随意打开柜门取餐具,也不要把未沥干水的餐具放进去;
3、并非所有餐具都能放进消毒柜中,不适宜放的餐具最好别放,如彩色陶瓷餐具;
4、消毒柜使用一段时间就要做好清洁,清洁前,记得先拔下电源插头,清洁时,不要用钢丝球,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5、清洁消毒柜,要注意加热管或臭氧发生器不能被水浸湿,不然会影响其功效。
6、如发现现石英加热管不发热要及时排查出故障原因,千万别继续使用。
7、听不到臭氧发生器高压放电时所产生的“吱吱”声,最好送维修部门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