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韩江口外、台湾海峡西侧、闽粤相邻海面上的南澳岛,是广东省的第一大岛,素有“潮汕屏障,闽粤咽喉”之称。
南澳岛上有不少历史遗迹。宋皇井便是其中之一。据史料记载,公元1279年,元朝大军南下,南宋皇帝赵昺在宰相陆秀夫的扶持下,仓皇出逃,南逃至南澳岛上,驻扎在前澳山。当时他曾命令百姓前来澳前海滩上挖掘了三口井,一名“龙井”、一名“虎井”、一名“马槽”,当地百姓统称其为“宋皇井”。由于南澳岛上地震频繁,导致震后地面下降,使宋皇井也随之沉陷于海中。只有当特大台风暴潮时,大量沙层被海浪卷走后,古井才出露原形。解放后古井曾先后出露过三次。宋皇井每次出现的时间持续不长,很快又会被海水淹没,而且尽管水井位于海浪翻滚的沙滩上,井中喷出的泉水却十分清冽甘甜,用来冲茶,味道甚好,当地人视为珍品。
宋皇井的变化隐现可能与潮汐周期有关。其井中的淡水为岛上的地下水通过井口流出而成。
南澳岛之岩石,由7000万年前火山喷发岩浆侵入形成的流纹岩、花岗岩山峰组成,层峦叠嶂,巍峨雄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南澳岛上地震十分频繁,这里是我国有地震记录最多、震级最大的地区之一。据记载,1918年曾发生一次破坏力极大的大地震,致使岛上“全属屋宇,夷为赤地”,汕头“民房、商店、中外衙署,圯坍十之六、七”,广州市内“房屋轧轧有声,倒坍甚多”,“正在庆贺新年的香港居民,见公共建筑物、电话线摇动,多奔入街中”。相传那次地震之后,南澳岛之云澳海湾海滨发生了大规模的沉陷,成为海洋;而南澳岛以北约15公里,仅一水之隔的海山岛和拓林湾一带 ,却有地壳上升的现象,形成了“沉南澳,浮海山”之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