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教寺位于兴源寺东侧,与兴源寺仅一墙之隔。始建于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通称“上仓”(“仓”意为公寓、寓所),是札萨克达喇嘛居住的地方和办公的场所。象教寺的建筑格局与兴源寺不同,山门在围墙内,为一进院落,是喇嘛跳布扎的场所,山门为三间歇山顶式建筑,辟三个门,中间为大,两侧为小。进山门便是跳布扎的广场,广场前靠近围墙处有一面硬山式八字影壁,高一丈余,东西长约十余丈,犹如一扇高大的屏风与山门遥相呼应。二进院落的迎面便是象教寺正殿,三间单檐歇山顶建筑,殿内主供一人高的弥勒佛像,故又称弥勒佛殿。正殿后面为一堵花墙,正中为一座垂花门,步入垂花门便是第三院落,迎面为五间硬山式建筑,即无量寿佛殿,是札萨克达喇嘛供佛的场所。两侧各有六间圆山顶厢房,与第二进院落内的厢房相连,是喇嘛印务处(办公处)的办公地方。
象教寺是行使政教权力的中心所在。在象教寺听人使唤的格伊格喇嘛出得门来便觉着高人一等,不把其他庙里的喇嘛放在眼里。其他庙里的喇嘛非公事不敢入内,因此惜日广泛流传着一句俗语说:“庙里的燕隼怕仓里的麻雀”。清末民初,象教寺的喇嘛多达1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