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地区,远离大海,分支的河流辽河、清河之水只有到了雨季,才有了河岸流水的本色。到了水汛期,两河之水源源流进了距通辽市50公里处小塔子水库里,水库里水波总是荡着一种幽幽的古典清音。
历史发展到今天,大自然也产生了变化。早在远古时此地是野草疯长、树林遮天、野狼成群结队的凶险之地。明朝时,这里修建起一座神秘小塔,此塔与云南建水县建水文笔塔相似。过去古人们建塔是为了埋藏保存供奉舍利或是观察敌情、或是登高望远、振兴风水。塔原本产生于印度,后传于中国,属佛教的一种建筑物。至明朝时,这里有了这座小塔,初一、十五,香火兴盛,后遭不幸。现塔身不全,但还保存圆形塔体,塔体上留下不知何年、何月、何人字迹。1958年,通辽人们在这片平原沙漠上流下了大量汗水,修建起水面为15.4平方公里平原沙漠水库,就叫小塔子水库。水库有着历史文化色彩。在季节来临时,游客们会坐上快艇飞向对岸去探望风雨古道小塔子。人们也穿泳衣,一次次在波浪里搏击,感受那种惊险和畅达,那种流动和柔软的愉快。历史文化的景观和这一库如天的水,激活了游客每片神经,童心大发。这里没有那种威尼斯水域的气派,但却醒着灵性和那一派清幽。
有谁在此时此地能不产生童心呢?有的人在月亮还是弯弯的,还没有隐退时,就登上小塔子水库坝顶远望,去呼吸这空气中鲜鲜的芳香;看坝边长满拥挤绿绿的草,随风一跳一跳的舞蹈;看坝下面蓬勃的苇塘如绿色泼墨。水库西南角与东南角水岸边,有搭着棚过宿的十五六位从沈阳来钓鱼的老者,他们手持长杆,头戴太阳帽一动不动地望着晨雾中的水面。此时,天空白云又急匆匆游过来,风大了,浪涛撞击岸发出啪啪的声音,一层层绿苔就浮在岸边,被一次次浪撞击后,苔藓沉在岸上。水有了音乐声,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穿过四周,融进水面,这种自然景观,使心情又宁静起来。心情宁静了,视线就放远。远跳,太阳穿过晨雾,漫漫升起来,升起来,小塔子水库水面上覆盖着一种亮亮的红晖,红晖在上升,上升。不一会儿工夫云过水面又静了。在静静的宽阔的水中间,生有一个个小沙岛,凸露水面,小
岛上生有雄雌翠绿的蒲草,掩映水面成了影壁。水面上空不时飞来鱼鹰发出了一声声长叫,在开满犁花的水波中,一只只鱼鹰自如地从水里捕获一条鱼叼着高飞水面,向绿绿的岸边庄稼地里飞去;又一对对鱼鹰嘴里叼着鱼向一片片苇塘和绿色柳林飞去,又飞回鸣叫着。有人说,鱼鹰恋水扑食不知疲惫是在超越。海明威的巨作《老人与海》总让人想到人在水面前有一种被引领后的上升,又使人们昼夜在想,在有水生成物的地方,才有了那种生命的勃发和美。
月如水,水如天。那如水的月光洒在小塔子水库荷花池里,细看莲羞答答地生长在月光里,苏轼说:“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还好,幽静的池塘中,总有蛙声近那些孤旅者。倾听悦耳蛙声声入心境。再看那刚刚孕育荷蕾待放中有了一种幽雅。而在池的一个低凹处,有刚刚开放的几朵白莲,在月光下恬静地楚楚动人,仿佛是莫奈勾画出的那几朵睡莲。
看这盈满活力的一方净空,给人以魔幻般好心情。曾有位作家,去美国回来说:美国纽约灯火辉煌再美,也是比不上他老家田园山水,给予他的养神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