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县骊山北麓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秦始皇陵始建于公元前246年,历时39年,是目前已知的中国封建社会规模最大的一座帝陵。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从13岁继位后,便开始为自己建造陵墓。统一六国后,又从全国各地征调70万人建造陵墓,直到秦始皇死时,陵园尚未完全竣工。秦始皇陵墓是一座结构宏大,富丽堂皇的地下王国和巨大的珍宝库。考古工作者经过几十年的钻探和试探,在56.25平方公里的保护区范围内已发现陪葬墓和陪葬坑500余座,出土重要文物5万余件。其中秦兵马俑的发现被称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堪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是迄今为止我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两处帝王陵墓中的一处。
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东侧的一组大型陪葬坑。1974年3月29日,当地农民挖井时,偶然发现了一号兵马俑坑。以后相继发现了二号坑和三号坑。为了使国内外观众尽早观赏秦兵马俑的风采,在兵马俑坑遗址上建立了一个大型遗址性专题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三座兵马俑坑坐西向东,呈品字形排列,面积2万多平方米。俑坑皆为地下坑道式的土木结构建筑,各自独立,互不相通。秦兵马俑模拟军事序列,象征着当年守卫秦始皇帝陵的卫戍部队,再现了秦国军队的威武强大。一号俑坑总面积14260平方米。全部发掘约出土仿真人真马大小的陶制兵马俑6000多件。象征着由步兵和车兵联合编组的的军阵。二号俑坑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可出土陶质兵马俑1300多件,包括陶马470余匹,陶俑900余件,木质战车80余辆和大量的金属兵器。象征着由步兵骑兵和车兵混合编组的大型军阵。三号俑坑总面积约520平方米,出土陶佣68件,陶马4匹,战车1辆,兵器34件。象征着统领一号坑和二号坑的军事指挥所。
秦兵马俑形体高大,比例匀称,形象生动,神态逼真,可谓千人千面,栩栩如生,是我国古代的艺术宝库,是秦代写实艺术的完美体现,为研究秦代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和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形象资料。秦俑坑出土的数万件青铜兵器均为实战兵器,是我国古代兵器的宝库。有的兵器迄今寒光闪闪,是世界冶金史上的一大奇迹。
1980年12月,秦始皇陵西侧出土了两乘铜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国之瑰宝"。铜车马是秦始皇生前车马仪仗的象征。前后两乘车名为立车和安车,均为双轮单辕,前驾四匹铜马,各有一高级御手驾车。两乘车各重1吨多,各由3000多个零件组成,除各有约7公斤的金银装饰品外,均为青铜铸造。秦陵铜车马通体彩绘,富丽堂皇,造型逼真,铸造精细,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结构最复杂、系驾关系最完整的铜铸马车,为研究古代车制及古代冶金工艺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以其浓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文物资源以及近年每一项重要的考古发现,吸引着世人的目光,成为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