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寒露时节话养生

2019-01-04 23:24:14浏览:97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每年10月8日或9日是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

寒露时节话养生</p><p>每年10月8日或9日是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p><p>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人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认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p>气候特点<p>寒露时节,随着从西伯利亚的冷空威风凛凛力逐渐增强,气候变化极快,碰到寒潮侵袭,会忽然变冷,在我国东北地区的有些地方开始出现霜冻。在江南一带寒潮前锋一过,就骤然降温,所以当地民间流传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谚语。在南方此时节恰是天高气爽之时,但这节气是在中秋节刚过两日,广东民间亦有“中秋过后夜夜凉”的民谚。此节气开始了早晚稍凉,而中午气温较高的干爽天气,但亦会有时因寒流南下时出现一些阴雨天。</p>寒露时节的养生<p>自“寒露”时节起,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从中医角度上说,这节气在南方气候最大的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此时期人们的汗液蒸发较快,因而常出现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甚至会毛发脱落和大便秘结等。所以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同时要避免因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等耗散精气津液。在饮食上还应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类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牛奶、百合、沙参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同时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注意增补水分,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苹果、水柿、提子等水果。此外还应重视涂擦护肤霜等以保护皮肤,防止干裂。</p><p>在这节气里最容易诱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疾病。此时的气候说实话是夏秋暑热与秋凉干燥的交替,最容易患上季节交换的感冒发热,这些季节性的常见病都要充分防范,加以警惕。</p><p>此节气的养生汤水宜以润肺生津、健脾益胃为主,如合掌瓜煲猪(月+展)、红萝卜无花果煲生鱼、太子参麦冬雪梨煲猪瘦肉、白菜蜜枣煲羊肺、淮山北芪煲猪横脷、粟米煲牛(月+展)、椰子淮山杞子煲鸡鲍鱼汤等,在润燥滑肠、清肠解毒上宜用槐花煲猪肠、火麻仁当归煲猪站(月+展)等。</p><p>进入寒露,此后天气逐渐转冷,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这一时节又是各种疾病的多发期,所以要因时制宜,安排好日常的饮食起居,增强机体免疫力。</p>大枣莲子银杏粥<p><strong>原料</strong>:百合30克、大枣20枚、莲子20克、银杏15粒、粳米100克、冰糖适量。</p><p><strong>做法</strong>:莲子先煮片刻,再放入百合、大枣、银杏、粳米煮沸后,改用小火煮至粥稠时加入冰糖稍炖即成。</p><p><strong>功效</strong>:养阴润肺,健脾和胃。</p>苡仁炖猪蹄<p><strong>原料</strong>:苡仁200克,猪蹄两对,料酒、姜、葱、盐等适量。</p><p><strong>做法</strong>:将猪蹄洗净开边,与苡仁同放入锅内,加入少量水、料酒、姜、盐等,先用大火煮开后,改用文火慢煮两个小时左右,猪蹄烂熟即可。</p><p><strong>功效</strong>:补益气血,去湿消肿。</p>香菇冬瓜球<p><strong>原料</strong>:香菇、鸡汤、淀粉适量,冬瓜300克,植物油、精盐、姜、味精、麻油适量。</p><p><strong>做法</strong>:香菇水发、洗净;冬瓜去皮洗净,用钢球勺挖成圆球待用;姜洗净切丝;将锅内放入适量植物油烧热,下姜丝煸炒出香味,入香菇继续煸炒数分钟后,倒入适量鸡汤煮开;将冬瓜球下锅烧至熟时,用水淀粉勾芡,翻炒几下放入味精,淋上香油,即可出锅。</p><p><strong>功效</strong>:补益肠胃,生津除烦。</p><br></div>



</div>
                            <div class=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时值中秋怎样穿衣更旺运

上一篇:

大树图片测你对未来是否还充满希望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