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分理、象、数、占四个方面,普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求其占,只学其术不明其理。只会学成术士,至于某些人反而连术士都不是,只是坑蒙拐骗结果使易道蒙尘,一提起易经就想起打卦算命排八字,这实在是莫大的误解。
物有物情,人有性情。明眼辨察,拟象卦情。
事物则有体用之别,内机外势之分。阴阳实才之辨。
发展进程则有动、入、深、显、静、代的不同阶段。
卦效天下之时势,爻效天下之消息。
易经讲的完全是天地间变化的道理。事情没有无意无意偶然,事情没有突变,所謂的突变实在一直是渐变而未显,累积而成。
易道中还表现在思维的灵活性,可以从各种角度思考题目。比如互补表现在两卦的相错的错卦上,从反面看题目则表现在同体的综卦上。内在的联系则为互卦。还有半互卦,半错卦等等。
实在古时侯人求天下治理时深刻的熟悉道,如天下大治则必须各安其位,(易经的时与位)与时偕行,如此才可顺应大道。(呵呵,与时俱进不外是老酒新瓶而已)。不外各安其位实在并不轻易。昏君失德无道,常致世乱。才高者实在不安其位,才弱者不胜其位。各安其位实在很难!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不了解自己也很难推己及人,古时侯人以为臣道是做一个好部下,君道是做一个好领导,而师道则是贯通君道与臣道才可为师。天地君亲师可能良多人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我想大概是以为形容天地和人的关系,天地既似乎是领导一样威严令人敬畏,天地也似乎是亲人一样疼惜子女,天地还可作为人的师长令人明晓道理。
总而言之在我国古时侯人的观点而言,真正的符合君道的王一定应该是个人格健全的真正的人才可以。内在的修养必须纯厚,并且加以培养外在的能力。对臣子也要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不是随意地将臣子视为仆役的。这就是内圣外王的道理。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讲的实在是双向的责任。单向的拔高实在无非是诸侯加入了私心,希望人忠于自己。然而忠实在应该忠于国家,而不是忠于私党。这在先秦的史料中还是可以见到的。由于当时还是有人对这些道理是明达的。然而法久则弊,诸侯心行多诈,专营私谋,众人也久习非则不识真。大家习非成慢慢变成现在的样子。
另外,周易的卦序实在也包含着事物发展的一种解读,所以不同的卦序也代表了不同的思想,但都合于易道.
易道是大家民族的文化之根,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世间闻所未闻,所以中华的复兴也一定是中华文化与国家完全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