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开始正式实行。其中,就对朋友圈里的代购、微商进行了限定,新规将对他们带来怎样的影响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关注一下。
从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电商法》,对代购这一类"电子商务经营者"做出了明确定义,其中,"个人代购"符合"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从事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以及"经营"的几大要件,被纳入了"电子商务经营者"的范畴。这也就意味着,一般经营规模较大、频率较高的职业代购都应登记为市场主体取得相关许可,并且需要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税款。对个人代购来说,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她们的管理成本和税务成本都将直接上升。
四川律师维权会委员冯骏告诉记者:“电子商务法,对代购的管理条例,代购人仍然作为经营的主体,进行相关许可证的申领,相关政府部门的登记以及还要纳税,该法不光对主体资格进行了限制,是对代购之间产生的漏税现象进行了有力的遏制。要求微商也要进行登记,在市场监管部门领取相关的执照,有了好处,如果在微商销售过程中有了利益的损害,至少可以通过登记查找方式确认该主体,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那么,《电商法》的实施是否会影响消费热情?一位长年"海淘"的消费者表示,主要担心的问题就是成本。所有的税收、经营成本最终还是会由消费者来买单,也就是说羊毛出在羊身上。而更多消费者认为,代购纳入监管是好事,至少以后能找到地方追责,海淘也"有法可依",不再怕买到假货或是售后推卸责任的问题。那么,对于该政策的出台,市民怎么看?咱们一起去听听。
市民冯女士告诉记者:“现在电商法出来以后,购买者就会心安,想着在正规渠道办了营业执照,更安全一些,给孩子买东西更放心了,万一出了问题,我能找到渠道维权。”
市民王先生也说道:“我觉得购物更有保障,更放心,不管是质量方面出了问题,我们有地方投诉,不像以前没有保障,现在更有保障了。”
随着微信的普及,从2013年开始微商也随之出现在朋友圈,而在2014年快速发展,在2015年出现爆发增长。有数据显示,2016年微商从业者已达到3000万人,2017微商品牌销售额达到8000多亿元,中国互联网协会在2018年中国互联网大会上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社交电商市场规模将会突破万亿元,从业者达到3032.6万人。但是随着微商的蓬勃发展,一些问题也随着爆发。这次出台的电商法,就好像把微商从"灰色地带",拉到了"阳光下",那么电商法的出台对于规范微商行业能起到什么帮助呢?
冯骏表示,规范了电子商务的交易行为,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使广大消费者在电子商务方面更多了一个法律的保护。
泸州电视台记者:杨宇 刘常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