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新闻观察: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增强

2019-02-17 18:21:39浏览:959评论:0 来源:互联网   
核心摘要:  央视网消息:中国人民银行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23万亿元,创单月新高。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1月贷款同比

  央视网消息:中国人民银行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23万亿元,创单月新高。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1月贷款同比增多,主要是受宏观调控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货币政策传导出现边际改善和一些季节性因素的影响,稳健货币政策的取向并未发生改变。分析指出,从信贷结构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提升,有助于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央行数据显示,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23万亿元,同比多增3284亿元。

  对此,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2018年尤其是四季度以来,央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效果正在显现。此外,银行普遍有“早投放、早收益”的经营传统,1月新增贷款情况属于合理水平。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 孙国峰:今年1月份新增贷款的情况跟去年是类似的,是跟实体经济的需求相匹配的,属于合理水平,不是“大水漫灌”,不需要对单月的数据过度关注。

  新增贷款显示信贷结构改善

  分部门看,1月份以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为主长期的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6969亿元,以实体经济贷款为主的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2.58万亿元。新增贷款主要来自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占比为80%,较2018年12月提高36个百分点。表明,金融对实体企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

  货币政策传导出现边际改善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去年及年初多次运用降准、再贷款和再贴现等政策工具,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充裕,金融数据迎来开门红。从总量看,广义货币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根据形势发展变化,体现了逆周期调节的要求,节奏上也有春节等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宏观杠杆率保持稳定,谈不上“放水”;从信贷结构看,主要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量提升 稳健货币政策的取向并未改变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提升有助于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此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19年中国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专家表示,货币政策稳健的主基调意味着,既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也要根据形势变化,相机预调微调、定向调控。在遭遇外部冲击时,要及时出手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公众信心;在“挤泡沫”时,应采用适当工具,“慢撒气”、“软着陆”,实现平稳调整。

  分析人士指出,疏解民营企业融资难,依然是当前逆周期调节的关注点之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会朝这一领域持续发力。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荷兰梵高艺术博物馆:梵高著名画作《向日葵》不再外借展出

上一篇:

美代防长:尚未确定修建美墨边境墙在军事上的必要性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