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记集团主席李文达跃居香港富豪榜第三名,无限极大健康板块功不可没。公众把李文达的大健康事业掀了个底朝天,但公众没有关注到的是,前两大富豪李嘉诚和李兆基,其实也早就在大健康板块布子深潜。 近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了世界前五大直销企业康宝莱和著名职业经理人李延亮劳动合同纠纷案的二审判决书。二审结果维持原判,康宝莱须向李延亮额外支付经济补偿48万2242元。 这是一则典型的旧情人与新情人的故事。 我们无意探讨李延亮与老情人的恩恩怨怨,我们更感兴趣的,是李延亮的新情人及其背后与香港三大富豪争霸的大健康江湖。 香港富豪三甲齐齐种菜大健康 情人的事情当然与情人节有关。 2019年的情人节(2月14日),《福布斯》公布了《福布斯2019香港50富豪榜》。
▲李文达凭借无限极跻身富豪榜老三 新星总是那么遭人关注,李文达跃居香港富豪三甲,更因为旗下无限极做大健康和直销的原因,早已被媒体掀了个底朝天。 而千年老一李嘉诚和千年老二李兆基当选似乎该说的都说了。这里面似乎早已没了新闻。 一所财经注意到,李嘉诚和李兆基主要都是凭借房地产,但他们其实早已如李文达一样,在布子大健康产业,李兆基甚至用了李文达同样的招数——直销。 不同的是,大健康的这条河流,将这两名顶级富豪带到了两片不同的海洋。 第一大富豪布局大健康的大手笔 李嘉诚进军大健康的时候,也正是李文达旗下的大健康产业最困难的时候。 1998年金融风暴过后,为了走出困局,香港特区政府宣布打造“中药港”,将香港打造成国际中医药中心。敏锐的李嘉诚选择与时任香港新世界集团主席郑裕彤联手,豪掷50亿美元打造香港“中药港”。 同年,李文达旗下的大健康产业公司南方李锦记(也就是现在的无限极)却遭遇了“两刀切”,一刀是中国政府禁止传销,公司业务立马陷入近乎停业;另一刀是中国禁止部队开办企业,其合资方第一军医大学(也就是现在的南方医科大学)不得不撤资。两刀让李文达的大健康产业陷入停顿甚至亏损。
▲继李嘉诚之后,李兆基凭直销崛起 三大富豪排名第二的李兆基,没有在大健康领域里缺席。汉德森在上海的总部,正是在黄埔区恒基名人商业大厦内。 2017年3月14日,双方联合投资的恒艾健康服务产业园在国家级医药基地江苏靖江正式奠基动工,总投资额高达50.5亿元人民币。如此大的手笔,表现了李兆基进军大健康的决心。 本来专注房地产的李兆基,为何选择占座大健康呢? 实际上,房地产企业转型大健康已经是业界的常见操作。包括万达、万科、恒大、碧桂园在内的一系列房地产巨鳄都尝试转型医疗大健康产业。 其中万达的王健林更是在今年1月的年会上义无反顾地表示要“全面剥离房地产,进军大健康”。 究其原因,在于房地产企业在多年的运作下,能天然的对接大量潜在客户,这一批有经济实力的客户恰恰是大健康产业的目标人群。 李兆基的希望 似乎是吸取了第一大富豪落寞大健康的教训,或者是吸取了第三大富豪李文达的经验,居间的李兆基进军大健康,落子在直销行业——毕竟,直销是适合保健品最好的销售模式。 根据营业执照显示,这家拿到2018年唯一一份牌照的汉德森的负责人,正是原康宝莱中国区总裁李延亮。
▲汉德森全球工厂分布图 尽管中国大陆掀起了对直销和保健市场的整顿风暴,但著名直销专家、九方马公司董事长王万军认为,整顿对直销市场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直销仍将会获得较好的发展。尤其重要的是,经过权健事件,直销行业已经意识到转型社交新零售的重要性,年后不断接到怎样转型社交新零售的咨询。这对一开始就采取“直销+社交新零售”的汉德森来说,已经快人一步。 采用直销模式销售大健康产品的李文达在突飞猛进,采用“直销+社交新零售”的李兆基财富只比李嘉诚少17亿元。 大健康+直销已经改写了香港富豪三甲的格局,接下来,僵化的和黄系该何去何从?汉德森又会如何发展?无限极是否会有其他新的机会?香港财富三巨头在大健康领域的棋盘上将会如何落子?大健康是否会再次改写香港富豪三甲的排位? 一切都尚未可知。 这个江湖,早已风波四起。
![香港三甲富豪的大健康江湖](http://img2.shancun.net/201903/21/194436361.jpg)
![香港三甲富豪的大健康江湖](http://img2.shancun.net/201903/21/194436431.jpg)
![香港三甲富豪的大健康江湖](http://img2.shancun.net/201903/21/1944361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