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网络祝年|过节的仪式感不可少

2019-01-30 23:28:50浏览:203评论:0 来源:互联网   
核心摘要:  除夕、春节临近,年味日渐变浓。过年,就像一个大大的纽带,把中华民族每个家庭和亲人连接在一起。对于中国人来说,春节永远

  除夕、春节临近,年味日渐变浓。过年,就像一个大大的纽带,把中华民族每个家庭和亲人连接在一起。对于中国人来说,春节永远是一年中最令人期盼的日子、最值得庆祝的节日。春节,不仅是人们辛苦劳作一年后的盛大狂欢,更意味着日常分散在五湖四海的家人的难得团聚。从这一角度而言,人们理应通过各种方式,把春节过好、让记忆留下。

  常有人感叹,如今的年味远不是儿时的味道,人们对过年的期待远不如从前。不可否认,伴随时代的变化、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沟通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智能手机和通讯网络的迅猛发展,家人可以通过“网络视频”随时随地“见上一面”,“一年只有过年才能‘见面’”的情况已经远去;伴着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的日益普及,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购物”随心所欲地购买天南地北的物品,“趁着过年给家人买一点他乡特产”也变得不再稀奇……

  诚然,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日益改善,许多事情已经改变,一些理念和习惯也应该改变。但是,作为已然传承了千年的春节,其核心内涵与最大价值——“凝聚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奋勇向前”这一根本却不能变。于是,当物质的获得、家人的团聚在当今时代变得越来越容易时,必要的节日仪式感也就显得难能可贵和重要。

  何为仪式感?常言道,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其实,春节本身就是亿万中国人独有的一种仪式感——不管千山万水、无论海角天涯,人们都能想尽办法克服千辛万苦,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吃一顿年夜饭……因此,这种春节的仪式感,在新时代的今天,不仅不应淡化,更要合理加强。因为,我们生活的世界“平淡如水”是常态,倘若将某件事情、某个时段赋予了仪式感,就如同在“无边的黑夜”里为自己点亮了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行的路和回忆的方向。

  春节的仪式感其实不需要繁文缛节、大费周章。可以是老人给小孩讲讲过年的意义,大人与小孩一起践行过年的某一种习俗;可以是一家人团坐在一起欣赏一场晚会,拍一张全家福照片冲洗出来夹在相册;可以是总结一下过去一年的得与失,展望一下未来的梦想与计划……也许是一点小心思、小用心、小创意,都是承载着爱和温暖的仪式,表达着人们内心最真挚的情感。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浓重的传统文化之一,负载着深层的价值理念,蕴藏着巨大的精神力量。如何让人们特别是如今的年轻人对春节有更多的认同感、对优秀传统文化有更多的敬畏感,需要引发各方的思考。

  毕竟,少了必要的仪式感,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就“步履维艰”。我们着实需要一些仪式感的东西来提醒自己,在仪式中去铭记历史、凝聚力量、增强自信。

  文/沈林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网络祝年丨【新春走基层】机器人扎堆还出现5G信号 杭州东站有点热闹

上一篇:

中央军委印发《关于全面从严加强部队管理的意见》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