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琅嬛福地记 张岱阅读答案附翻译

2019-02-27 08:31:07浏览:759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琅嬛福地记  (明)张岱  晋太康中,张茂先①为建安从事,游于洞山。缘溪深入,有老人枕书石上卧,茂先坐与论说。视其所枕

  琅嬛福地记

  (明)张岱

  晋太康中,张茂先①为建安从事,游于洞山。缘溪深入,有老人枕书石上卧,茂先坐与论说。视其所枕书,皆蝌蚪文,莫能辨,茂先异之。老人问茂先曰:“君读书几何?”茂先曰:“华之未读者,二十年内书,若二十年外书,则华固已读尽之矣,”老人微笑,把茂先臂走石壁下,忽有门入,途径甚宽,至一精舍,藏书万卷,问老人曰:“何书?”曰:“世史也。”又至一室,藏书欲富。又问“何书?”老人曰:“万国志也。”后至一密室,扁钥甚固,有二黑犬守之,上有暑篆,曰“琅嬛福地”。问老人曰:“何地?”曰:“此玉京、全真、七瑛、丹书、秘籍。”指二犬曰:“此痴龙也,守此二千年矣。”开门肃茂先入,见所藏书,皆秦汉以前及海外诸国事,多所未闻。如《三坟》《九丘》《连山》《归藏》《桍杌》《春秋》诸书,亦皆在焉。茂先爽然自失。老人乃出酒果饷之,鲜洁非人世所有。茂先为停信宿而出,谓老人曰:“异日裹粮再访,纵观群书。”老人笑不答,送茂先出。甫出,门石忽然自闭。茂先回视之,但见杂草藤萝,绕石而生,石上苔藓亦合,初无缝隙。茂先痴然伫视,望石再拜而去。

  嬴氏焚书史,咸阳火正炽。此中有全书,并不遗只字。上溯书契前,结绳亦有记。鹞前视伏羲,已是其叔李。海外多名郭,九州一黑痣。读书三十乘,千万中一二。方知余见小,春秋问蛄蟪。石彭与凫毛,所见同儿稚。欲入问老人,路迷不得至。回首绝壁间,荒蔓惟薜荔。懊恨一出门,可望不可企。坐卧十年许,此中或开市。

  【注】①张茂先:名华,字茂先。西晋文学家。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门肃茂先人肃:恭敬的样子。

  B.茂先为停信宿而出信宿:两三天。

  C.异日裹粮再访裹粮:携带粮食。

  D.读书三十乘乘:车。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学.科.网的一组是

  A. 茂先坐与论说 B. 若二十年外书

  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若望仆不相师

  C.多所未闻 D.望石再拜而去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毕礼而归之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张茂先的自矜面前,老人“微笑”;当张茂先提出“裹粮再访”的请求时,老人又笑而不答。两“笑”之下,老人宽容、神秘的形象呼之欲出。

  B.本文借一个充满神异色彩的故事,揭示了山外有山、不可妄自尊大的道理;《桃花源记》则借虚构桃源仙境寄托社会理想:两文有异曲同工之妙。

  C.本文叙事简练,描写细腻,结尾议及“嬴氏焚书史”,旨在批评秦王嬴政焚书坑儒,导致典籍损毁的行为,体现了“记”叙议结合的特征。

  D.张岱行文善于渲染,笔墨传神:说老人,则有“枕书石上卧”;写福地,则有痴龙“守此二千年矣”。结尾用韵文的形式点明主旨,发人深思。

  1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茂先爽然自失。老人乃出酒果饷之,鲜洁非人世所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知余见小,春秋问蛄蟪。(4分)

  参考答案

  16. A 17. B 18. C

  19.(7分)

  (1)张茂先感到茫然、失落。学.科网老人于是拿出酒菜果品给他吃,食物的鲜美洁净不是人间能拥有的。

  (2)(经过此事)才知道我见识浅陋,就像夏生秋死(或“春生夏死”)的蝉不知道四季的转换。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袁盎者,楚人也,字丝(史记阅读答案附翻译

上一篇:

张岱《家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