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美发创业小故事

2019-02-27 15:23:04浏览:484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美发创业小故事,山村小编整理,欢迎阅读!  他的童年在乡下度过,他的父亲是木匠,一次偶然的机缘,17岁的他却从事了美发;通过

美发创业小故事,山村小编整理,欢迎阅读!

  他的童年在乡下度过,他的父亲是木匠,一次偶然的机缘,17岁的他却从事了美发;通过12年的奋斗,他的年薪超过了30万,身高1.82米的他由此跻身“高富帅”行列;他受邀为在渝拍摄的《一九四二》剧组演员做造型。

  今年8月才满30岁,但年薪早已超过30万。身高1.82米的高级美发技师曹永,打扮轻松时尚,不论走到哪里,都有着超高回头率:一是因为他外形出色,典型的“高富帅”;二是他常常出现在众多时尚发布会和设计大赛现场,全神贯注地专注于美发,架势十足,常比明星更抢眼。

  就在上周,他还参加了正在重庆拍摄的《一九四二》剧组——为剧中数十位群众演员打造抗战时期的特定发型。

  凌晨3点半进剧组

  连续奋战了8小时

  上周日凌晨2点,杨家坪百康年小区的大多数人家都已进入梦乡,曹永轻手轻脚地拎起他的专业美发工具箱,小心翼翼地拉开自家大门,一声不响地走出门去。卧室里,妻子带着3岁的儿子,睡得很香。

  曹永神采奕奕地在夜色中行进,赶往位于两江新区的电影《一九四二》拍摄现场。他要为当日白天拍摄大场面的群众演员,提供抗战期间、特定历史时期的百姓发型。

  这已经是曹永第三次参与该剧组梳化工作。上周日,他就曾以重庆琦品美业集团技术总监的身份,带领四名技术团队的优秀造型师,赶在当天上午11点前,完成了200多名群众演员的发型。

  凌晨2点半,剧组的专用巴士从朝天门准时出发,载着包括曹永在内的十多位造型师、化妆师,一小时后,他们抵达了拍摄现场的一间临时化妆室。

  一百多平方米的大型操作间显得很空旷,晚上寒意阵阵。身穿戏服的群众演员,还没待曹永等一行人整理好工具,就自觉地排起了长队。

  “剧组非常严谨,先后来了两位现场负责人,给我们讲述抗战时期街头普通群众发型的特点和要求,看得出来,剧组团队执行力非常强,要求严格。”从一上巴士,曹永和同事就被告知,抗战时期男士发型无鬓脚,一定要把鬓发推得干干净净。

  为剧组服务两次后,曹永自己总结出了一些电影发型梳化的经验。他说,每个群众演员的服饰都不同,戴帽子的男士最简单,把露在帽子外的鬓脚剃去,别的基本上不用做过多整理,反正头发藏在帽子里根本看不出来,这样就能极大地缩短了造型时间。

  但也有复杂的款式,比如穿蓝旗袍的女学生,一定要梳两条漂亮的小辫子,或者整齐的学生头。更费时间的要属中年太太们的发型,基本上每一位都要用电棒上卷。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关于桂林的神话故事

上一篇:

跳蚤与玻璃杯的故事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