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成长小故事,山村小编整理,欢迎阅读!
励志成长的短篇名人小故事:加菲猫之父的成功三句半
吉姆·戴维斯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他的童年是在美国印第安纳州费尔芒市附近的一个农场度过的。那时,他的梦想是当一名农夫,但是,因为患有严重的哮喘病,他根本没法干活,甚至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在田野里尽情玩耍,大部分时间里,他只能卧床休息。每当这时,他的妈妈总会递给他一支笔和一张白纸,任由他胡乱涂抹。这对年幼的吉姆来说,也算是一种无聊的消遣。
他喜欢看报纸周末版的彩色连环漫画,如舒尔茨的《花生米》系列、甘尼夫的《斯蒂夫·甘阳》,还有沃尔克的《菜鸟从军记》……这些漫画是他最钟爱的朋友,一直陪伴他度过被病痛折磨的日子。
18岁那年,吉姆考上了印第安纳州的鲍尔州立大学,读的是商业管理专业。由于他身体不好,常缺课,因此各科成绩都跟不上,总被老师拿来当“反面教材”。几年后,他以“学校有史以来最低平均分得主”的身份离开了学校,应聘到一家广告公司。他的主要工作是绘画、拼版、制作一些宣传小册子和目录。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他接触到一些关于漫画理论的书,并逐步勾勒出想当漫画家的梦想。
在吉姆24岁时,系列漫画《滚草小红番》的作者汤姆·莱恩无意中发现了他在漫画方面的才能,决定聘用他做自己的助手。这份工作繁杂而琐碎,从绘制漫画背景、配文字说明到处理杂七杂八的美工细节,吉姆每天都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由于薪水微薄,下班后吉姆还要做一些兼职来维持生活,他画广告画、撰写广告文案和政治宣传稿件,甚至还去表演跳舞。
在这段艰苦而忙碌的日子里,吉姆一边从工作中学习漫画方面的专业知识,一边开始尝试着创作真正属于自己的漫画作品。他利用晚上和周末的空闲时间,不断充实自己的漫画构想,希望能够创造出一个受人欢迎的漫画角色。后来他把目标选定为“蚊子”,把它叫做格诺姆。这是吉姆创作的第一个漫画角色,他为此激动了很长时间。
可是,蚊子格诺姆的漫画在印第安纳州的一个地方报纸上发表后,一直没有引起读者的反应,甚至有人表示很厌恶,这令吉姆非常沮丧。为什么大家不喜欢蚊子格诺姆呢?这个问题让他百思不得其解。那段时间他很迷茫,漫画创作似乎也停滞不前了。
他的一位编辑朋友得知情况后安慰他说:“你画得很不错,逗笑的点子也很精彩。但是,一只蚊子,吸血的蚊子,一般人很难认同呀!”朋友的话让吉姆顿时醒悟过来。多年的漫画工作经验使吉姆明白,要让读者认同,一定是需要有生活气息的、来自读者身边的比较可爱的动物。新的思路开启后,吉姆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创作中。他发现,当时漫画中的狗非常多:史努比、玛玛杜克、巴吉度猎犬弗瑞德,但很少以猫为主角。自己为什么不选择画猫呢?他回想起了小时候自家农场里养的几只猫来,它们神态可掬,给人印象深刻。于是,吉姆立刻动笔画,画出一只脾气特坏、愤世嫉俗的橘黄色大猫。他需要一个名字,于是,他想到了祖父詹姆士·加菲·戴维斯,一个脾气特坏、愤世嫉俗的大个子。他觉得这个名字配他的这个角色的性格与体形,可以说是天作之合,于是,加菲猫就此诞生了。
早期加菲猫身上并没有条纹,他花了一年半时间设计这款系列漫画,对角色一再重新琢磨,调整幽默的尺度,终于一切都准备就绪了。
完成后,他打包了一堆漫画样张,寄给几家通讯社,然后就专心祈祷好运降临。
1978年1月24日,这是吉姆一生最难忘的日期。这一天,他接到了一个电话:联合通讯社接受了加菲猫!漫画发表后,立即吸引了众多粉丝。加菲猫懒惰、好吃、喜欢捉弄人、顽固而又自命不凡的个性,给读者带来无限的快乐。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超过100家美国报纸刊登了加菲猫系列漫画,由此还衍生出几十种动画电影、电视剧,出版的图书售出1300万册。
加菲猫之父——吉姆·戴维斯也因加菲猫一举成名,如今已是世界级的漫画大家了。据说,他从加菲猫身上获得的收入高达上亿美元。
在谈到自己的成长轨迹时,吉姆·戴维斯用三句半话来说明自己成功的秘诀:第一是对自己现状的清醒认识,第二是对未来人生的准确定位,第三是对问题、矛盾的深刻反思,还有半句就两个字“坚持”。或许正是因为这三句半的品质,才成就了今天人见人爱的加菲猫,成就了世界级的漫画大师。
励志成长的短篇名人小故事:黄永玉为污泥辩护
外婆家门外有一个荷塘,一个调皮的孩子急匆匆奔来,怀里抱着一个大脚盆。外婆要找他算账呢!赶紧进荷塘。瞧!荷花高高地开在上面,根底下有很多水草,那种光的反映、色彩的层次,在他眼里丰富极了。
这个孩子长大后成了十足的“荷痴”,他一有闲暇就用画笔描绘。从古至今,荷花已被画了上千年了,很多流派都表现荷花那种清高的感觉。然而,他笔下的荷花并不孤傲,而是着重表现一种很灿烂的气质。原来,他对荷花的审美有自己的一套。他说:“对于周敦颐《爱莲说》,余弱冠即有异见,唯慑于权威思想,转侧难见端倪。”他认为,荷花是圣洁的象征,但污泥渗水之地,万物赖其休养生息,荷花亦为吸吮污泥长成,为何长大后反咬一口,诬污泥为烂账,若非忘恩负义,又作何解释?
他,就是著名画家黄永玉。胡适说:“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艺术创作也一样。正是这怀疑精神,使得黄永玉画的荷花独树一帜。神韵盎然。
励志成长的短篇名人小故事:张学友“自找麻烦”
早在2012年5月,江苏卫视就向“歌神”张学友发出了参加2013年跨年演唱会的邀请。在和张学友的工作团队进行了长达半年时间的耐心沟通后,张学友在临近晚会举行的时候最终接受了邀请。
为表示对“歌神”出场的重视,江苏卫视2013年跨年演唱会总导演张玲燕亲自飞赴香港和张学友就合作的细节问题进行确定。在双方协商时,张学友对江苏卫视开出的吃住行等条件均没有提出丝毫异议,而偏偏对其设定的1小时的彩排时间表示不满。张学友觉得为了不辜负合作伙伴的盛情邀请和观众的热切期待,应该按照演唱会的标准来准备演出,所以他主动要求将彩排时间增加到2小时。
这让张玲燕深感意外,因为她原本担心张学友会嫌彩排时间过长,而张学友却“自找麻烦”,对于彩排时间,非但没有要求减少,反而要求增加一倍。部分明星与张学友的做法截然相反:对吃住行等待遇提出诸多苛刻要求,而对彩排时间尽可能压缩。
张玲燕接触过很多明星,而像张学友这样主动要求增加彩排时间的凤毛麟角。张学友的敬业精神令张玲燕非常感动,她突然明白,为什么张学友能成为“歌神”,而一些原本资质很好的歌手在风光了一段时间后却销声匿迹。
既然选择了做一件事就应尽最大努力将之做到极致,哪怕是别人没有对我们提出过高的要求,我们自己也丝毫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