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大智若愚哲理小故事:何谓虚空

2019-02-27 21:37:28浏览:819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大智若愚哲理小故事:何谓虚空  禅师开法会是一件很郑重的事情,往往只有那些真正悟道的大师才有资格开。在法会上,人们能

  大智若愚哲理小故事:何谓虚空

  禅师开法会是一件很郑重的事情,往往只有那些真正悟道的大师才有资格开。在法会上,人们能听到一些深刻的见解,能领悟到禅的真谛。慧忠就是这样的禅师,因名气远扬,他的宣讲以深刻而启人开悟著名。慧忠的法会经常引来达官显贵的参加,甚至唐朝皇帝也参加了。

  一次,在皇帝的再三要求下,慧忠开了一次法会。在法会中,慧忠说:“今天我们法会的主题是‘虚空’。”这实在是个很好的题目,可以震醒那些偏执的人们。

  其实,皇帝是没有开悟的俗物。因为皇帝不能明白:禅家的真谛是要自己去修证的,而不是单凭讲解就能使人开悟的。所以慧忠用了这个主题。

  法会开始后,慧忠禅师只是静默。安详地看着天上的白云,不时有鸟儿飞过,又轻盈地飞走了。皇帝并不注意这些,只是提问题,向慧忠问了许多问题。山村阅读3lian.com/zl/转载请保留

  最后,皇帝终于发现,禅师根本没有看自己一眼。皇帝非常的愤怒,大喝一声,揪住慧忠的衣服说:“无论怎样,我总是大唐的天子,你居然不看我一眼?该当何罪?”慧忠不疾不徐地答道:“皇上可曾看到虚空?”皇帝一愣,但心中的愤怒并没有平息下来,于是就说道:“看到了,又怎么样?”慧忠仍然态度安详,仿佛世间的一切都在他那儿停止了,连皇帝愤怒也在他的心中留不下什么痕迹。

  他不疾不徐地问:“那么请问陛下,虚空可曾对你眨过眼?”

  寓意:虚空在禅家真意中是一种境界,所谓“万物于我如浮云”是也。在茫茫世间,如果将什么都装进人们的心中,那人们的心一定还不如一锅粥清楚。人们就会背上沉重的负累,过着病魇魇的生活。所为何来呢?

  禅的知识:

  南阳慧忠(677 — 775),浙江诸暨人,又称慧忠国师。俗姓冉,从小精习佛法,融通经论;后前往曹溪,获得六祖的心印。离开六祖后,他便至南阳白崖山党子谷(白草谷)静坐,修定慧,四十年足不出山。761 年,唐肃宗邀请他到京城,尊为国师,声名显赫。年老后,仍回到南阳,于党子谷示寂,谥号“大证禅师”,从他开始,慧能心法开始在北方流传。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农历初五出生的人性格和命运

上一篇:

有一种慢,属于黄轩的故事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