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子夫出生于汉景帝年间,身世寒微,其家号卫氏,在当时的平阳侯曹时封邑境内。其父之名史不见载,母亲卫媪曾为平阳侯家僮,一说侯妾。
卫子夫年少时或被送往平阳侯家教习歌舞,遂为平阳侯府讴者(歌女)。
卫子夫上有一兄二姐,兄长卫长君早逝,长姐卫君孺(卫孺),次姐卫少儿,卫少儿有子名霍去病。卫子夫又有同母异父兄弟三人,即卫青、卫步、卫广。
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春天,上巳日。汉武帝刘彻去霸上祭祀先祖,祈福除灾。回宫时顺路去平阳侯在京府邸看望当时嫁给平阳侯曹时(曹寿)的大姐平阳公主。
虽然汉武帝方即位一年有余,然自太子娶妃至即位亦已然数载,却并无子嗣。平阳公主便效仿姑姑馆陶公主(窦太主)择良家女子欲以进献天子。
恰逢武帝霸上祓禊归来小憩侯府,平阳公主便将先前物色好留在家中的十几个女孩精心装扮,并令她们拜见武帝,然而武帝却并不满意。于是平阳公主命十余人退下,继而酒菜开筵。这时,侯府的歌女上堂献唱,子夫亦在其中。武帝望去众人,一眼便看中了卫子夫。
继而,武帝起身更衣,子夫则随去侍候,并在尚艺轩中得到初幸。武帝回到筵席后非常高兴,赐给了平阳公主黄金千金。平阳公主因此奏请将子夫送入宫中,武帝欣然答应。临别上车之时,平阳公主亲抚着子夫的背说:走吧,在宫里好好吃饭,好好自勉努力,将来若是富贵了,不要忘记我的引荐之功。“
自建元二年入宫以来,时隔一年多的时间里,卫子夫竟然再也没有受到召幸。
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再次选择宫中年迈体弱等无用处的宫人释放出宫。卫子夫因此得见天子,哭着请求武帝释放她出宫回家。武帝怜爱卫子夫,再一次临幸了她,卫子夫亦因此而怀孕。汉武帝对她的尊宠也一天胜过一天。
然而好景不长,当时的皇后陈氏是大长公主(馆陶公主)刘嫖之女,因当初武帝尚为胶东王时,刘嫖为其得立为太子出了力气,陈皇后亦以此原因而骄横高贵。当她听说卫子夫得到汉武帝宠幸而怀孕,自己却数年没能生孩子,便嫉妒卫子夫。其母刘嫖亦因女儿不孕而嫉妒卫子夫,便派人去抓捕卫子夫的弟弟,当时在建章当差的卫青,欲杀卫青以恐吓卫子夫。所幸卫青的朋友公孙敖带领一干壮士及时相救,使卫青免于一死。武帝得知此事后,便召卫青为建章监,并加侍中。卫子夫的兄长卫长君也得到显贵,亦加为侍中。数日之内,赐给卫家的赏金累计竟达到千金之多。
卫子夫的历史小故事
卫子夫受到汉武帝的大宠,封为夫人。先后为汉武帝生下三女一男。而其家族更是得到极度的显贵。卫子夫的长姐卫君孺嫁给太仆公孙贺为妻,二姐卫少儿因与陈掌有私,汉武帝便召来陈掌使其显贵,公孙敖亦因与卫家亲近而受益。卫青则升为大中大夫之职。纵览汉武帝一朝,更无此幸。
汉武帝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因陈皇后巨资求子而不得,于是使用妇人媚道害人邀宠的事情被察觉。武帝非常愤怒,便派御史大夫张欧负责此案。当时张欧的下属侍御史张汤深入案件,追查出楚服等人为陈皇后施巫蛊之邪术,祝告鬼神,祸害他人,属大逆无道之罪。至此,为后11年的陈皇后于秋七月乙巳日以受人迷惑行巫蛊事被废。
此后半年有余,卫子夫再次怀孕。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春天,已承宠10年的卫子夫为称帝12年之久,时龄29岁的汉武帝生下第一位皇子。武帝异常欣喜,便命令当时善为文者枚皋及东方朔作《皇太子生赋》及《立皇子禖祝》之赋。为感谢上苍赐予他的第一位皇子,武帝又修建了婚育之神高禖(句芒)神之祠以祭拜之。举朝臣子亦为这位迟来十余年的大汉皇长子的诞世而高兴。武帝为皇长子取名为刘据。
欢喜之暇,时为中大夫的主父偃上书武帝,请立卫子夫为皇后。武帝欣然准奏,择元朔元年的春天,三月甲子这一日册立卫子夫为皇后。诏曰:““朕闻天地不变,不成施化;阴阳不变,物不畅茂。《易》曰‘通其变,使民不倦’。《诗》云‘九变复贯,知言之选’。朕嘉唐、虞而乐殷、周,据旧以鉴新。其赦天下,与民更始。诸逋贷及辞讼在孝景后三年-以-前,皆勿听治。”并大赦天下。
子夫
子夫既立,当时的郎官枚皋自作赋一篇献予卫皇后,且一改往日诙谐的文风,劝诫卫皇后要将良好的品德作风一直保持下去。
在卫子夫立为皇后之后,因她而显贵起来的卫氏家族亦不负君王所望,并未如大部分外戚一样寄居于裙带之宠。以卫青、霍去病为主导的卫氏外戚身着戎装,挥师北上,凭借着个人才赋及暴骨他乡的决心在十数次出生入死之后身封万户而不息,为大汉朝谱写出“戎车七征,北登阗颜;长驱六举,列郡祁连”的赫赫战功。基本瓦解了北方匈奴势力,为解决汉朝边患问题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卫氏一门亦获以枝属五人封侯的荣耀,更有“姊配皇极,身尚平阳”的富贵。其贵震动天下,天下为之歌曰:“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随着太子刘据一天天长大,卫子夫的容颜也一天天衰老下去。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随着年轻貌美的王夫人的出现,汉武帝对卫子夫持续十五年的盛宠开始逐渐转移。之后,又有李夫人、尹婕妤、邢夫人、赵婕妤(钩弋夫人)等更替受宠。
然而,即使朱颜辞镜色衰爱弛,卫子夫依然记着立后之时枚皋那篇劝诫之赋。再者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及外甥霍去病为汉武朝立下不世之功,威仪不泯,天下尊之。深晓月盈则亏,水满则溢,盛极必衰道理的卫子夫宠辱不惊,凭借着平衡的心态,良好的德行及公正的处事,使她在宠衰之后,在卫青、霍去病轰然离世之后的17年内依然能够得到武帝的礼遇与尊重。
除后宫诸事为卫子夫职责之内,武帝每每出巡游幸天下时亦将少府所掌宫中事由交予卫子夫定夺。待武帝归来之时,卫子夫将重要的裁决汇报给武帝听,武帝重来没有异议,有的时候甚至免去卫子夫的汇报。武帝对子夫的信任即是如此。
卫子夫和太子的关系很好。太子每次去拜见母亲,总会多待些时间,这是很正常的事。汉武帝身旁有个宦官叫苏文,喜欢挑拨是非,在钩弋子出生之后,竟然挑拨起汉武帝、皇后与太子之间的关系。他把这事向武帝打了小报告,说:“太子一天到晚在皇后宫里,与宫里的女人们鬼混!”武帝不信这些话,反而增加太子东宫侍女二百人。太子知道这是苏文胡说,心里对其不满。
苏文还不肯善罢甘休,又与小宦官常融、王弼等,经常伺机寻找太子的过失,一旦寻到就添油加醋向武帝报告,甚至把黑的说成白的,把白的说成黑的。卫子夫对此也是非常痛恨,让太子禀报武帝杀了这些人。太子信任父亲,说:“我没有过失,不怕苏文他们!今上明察秋毫,不会听信谗言恶语,不必担忧。”武帝有次生病,派常融去召太子,常融就此大做文章,回报说:“太子得知武帝生病,根本不把皇上放在眼里,挂在心上,而是脸上有喜色。”武帝听了,心中自然不乐。
不久太子即刻来探视武帝,武帝看到太子的脸上带着泪痕,但是为了让父亲高兴,又强装笑脸,强打精神。武帝就问常融,到底是怎么回事,常融支支吾吾回答不出。武帝知道是常融从中作梗,就把常融杀了。
太子素行宽仁,与爱好使用酷吏的武帝有分歧。同时在后宫,苏文在勾弋之子出生后,频频诬陷刘据,在武帝识破之后杀死诬告太子的小黄门之后苏文才稍有所收敛。
当时,有一些胡人巫婆作俑,诅咒武帝死亡的事被发觉。于是汉武帝在朝廷内外大加搜索,受牵连的人很多。专门主持处理此事的是素与太子不和的酷吏江充,他得到汉武帝的命令调查,便故意带着桐木人在卫皇后和太子刘据居住的地方掘地搜索,假意将早已准备好的桐木人拿出构陷太子,即把巫蛊之事加在了太子头上。
当时,汉武帝年事已高,身体不好,在甘泉宫休养,外间人怀疑他是否还在人世。江充与太子刘据有前嫌,看汉武帝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担心武帝死后刘据对其不利,所以提前下手,想除掉太子。江充对武帝说病总不好的原因是有巫蛊诅咒,武帝信以为真,令江充严查。江充严刑拷打逼迫牵连近万人入狱,最后陷害太子刘据和皇后卫子夫埋桐木人诅咒汉武帝。
太子刘据起初并无惧怕,认为没有做过不怕江充诬陷,打算去向武帝解释。但车马被江充拦下。刘据惟恐不得自明,就请教他的师傅石德,石德以扶苏的例子警示他,怀疑武帝是否像秦始皇一样已经死亡被小人操纵。于是刘据决定先杀掉江充绝不做第二个扶苏。
因为太子能指挥到的车马有限,刘据在决定起兵后报母亲卫子夫,动用了皇后宫的车架,并以武帝已死奸臣作乱的名义征兵,与江充等人在长安城中展开激战,终于杀死了江充。刘据起兵后,一度得到民众的支持。但后来调兵不利,护北军使者任安接受了太子的符节却没有出兵,汉武帝派去了解情况的使臣不敢入京,谎报太子造反。武帝派丞相刘屈髦讨伐并亲临前线证明自己尚在人世,太子兵败后逃到湖县隐藏。后行迹被发现于是自缢而死,卫皇后因不能自明也自尽身亡。
卫子夫的故事
民间一直流传“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着这样的歌谣,这是卫子夫从歌女到皇后,一人得志,全家富贵的传奇。
卫子夫原本出身卑微,只是一个歌女,后来跻身于一朝皇后之列,成为虎威皇帝汉武帝的第二位皇后。卫子夫的经历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同时也改变了自己一家人的命运,其弟卫青、外甥霍去病都是汉代历史上著名的抗击匈奴的英雄。卫子夫从一个歌女升为一代皇后,万万没有想到,最后却落得如此下场。
卫子夫其实是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家的一个唱歌的奴婢。平阳公主喜欢歌舞,家里蓄养了十几个长相漂亮的歌女,卫子夫就是其中一位。卫子夫当时已结婚,有夫君。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三月上巳,汉武帝去灞上祓祭,回宫路上路过平阳公主家,喜欢上年轻漂亮的卫子夫。平阳公主就向武帝禀奏进献,于是卫子夫入宫服侍武帝。
武帝对卫子夫又怜又爱,不久卫子夫就有了身孕。当时武帝没有子嗣,所以此后卫子夫的尊宠日隆。卫子夫先后生三女,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卫子夫生了一个男孩,起名刘据,是为汉武帝的长子,就是后来的太子。
然而,卫子夫在后宫复杂的环境中,做了38年的皇后,并不是独霸天下,而是处处小心,谨小慎微,以恭谨谦和赢得汉武帝的恩宠,赢得了大臣和后宫人等的尊敬。
在后来的日子里,因为卫子夫年老色衰,汉武帝移情别恋。虽然汉武帝后宫宠幸的嫔妃不少,但是因为卫皇后小心谨慎,所以汉武帝对卫皇后还是很信任的。武帝每次出行,都把后宫事务托付给皇后。
卫子夫谦逊的德行,是从自身做起的。卫皇后对卫氏子弟的管教格外严格。如弟弟卫青的四个儿子都不成器,卫皇后流着眼泪向武帝报告,请求武帝削夺卫氏子弟的封赏。
武帝就说:“吾自知之,不令皇后忧也。”终于有一天,卫青的少子因为罪恶极大,依照当时的法律被杀,武帝一并削夺其了他几子的封爵。之后,出于对卫子夫的尊敬,武帝对一位刘姓的大臣说,夫人肯定非常伤心,你马上到她那里去,安慰她,并代表我向夫人道歉。那位大臣回来说,夫人非常痛苦,也很感激皇上。
当时太子就是卫子夫的儿子刘据,比较宽厚,对武帝的酷吏的做法往往反其道而行之,经常平反冤狱,虽然得到百姓的口碑,但是武帝用的那些酷吏都不喜欢太子。
所以“群臣宽厚长者皆附太子,而深酷用法者皆毁之”,于是太子誉少而毁多。卫皇后担心儿子这样做会违背武帝的意思,得罪武帝,经常把儿子叫来劝诫:“作为太子,你要经常揣摩父亲的心思,理解父亲的意图,按照父亲的要求去做,而不能擅自作主,做一些与父亲的想法不一致的事,比如平反冤狱。这本是你父亲制造的冤狱,你却给予平反,不是否定你的父亲吗!”然而,武帝听说后,虽然不喜欢太子的“仁政”,但是认为太子的做法正确,卫皇后不对。这事就把卫皇后谦虚谨慎的态度显示出来。
卫皇后和太子的关系很好。太子每次去见卫皇后,总会多待些时间,这是很正常的事。汉武帝身旁有个宦官叫苏文,喜欢挑拨是非,他知道汉武帝不喜欢太子,竟然挑拨起汉武帝、皇后与太子之间的关系。他把这事向武帝打了小报告,说:“太子一天到晚在皇后宫里,与宫里的女人们鬼混!”武帝不听这些话,反而增加太子东宫侍女二百人。太子知道这是苏文胡说,心里对其不满。苏文还不肯善罢甘休,又与小宦官常融、王弼等,经常伺机寻找太子的过失,一旦寻到就添油加醋向武帝报告,甚至把黑的说成白的,把白的说成黑的。卫皇后对此也是非常痛恨,让太子禀报武帝杀了这些人。太子心地善良,说:“我没有过失,不怕苏文他们!皇上明察秋毫,不会听信谗言恶语,不必担忧。”武帝有次生病,派常融去召太子,常融就此大做文章,回报说:“太子得知武帝生病,根本不把皇上放在眼里,挂在心上,而是脸上有喜色。”武帝听了,心中暗暗不乐。太子即刻来见,武帝看到太子的脸上带着泪痕,但是为了让父亲高兴,又强装笑脸,强打精神。武帝就问常融,到底是怎么回事,常融支支吾吾回答不出。武帝知道是常融从中作梗,就把常融杀了。
卫子夫的儿子刘据,是汉武帝的长子,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被立为太子。汉武帝29岁才有儿子,一开始非常喜欢刘据,但是等到刘据长大以后,汉武帝嫌他性格太仁厚软弱,能力也一般,所以逐渐冷淡了他。在武帝晚年,卫皇后、太子因为武帝的宠幸渐渐少了,他们常常感到不安,甚至有性命之忧。汉武帝知道后,为了不让卫皇后和太子担心,就叫卫青传话,说:“汉家庶事草创,加四夷侵凌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若后世又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也。太子敦重好静,必能安天下,不使朕忧。欲求守文之主,安有贤于太子者乎!闻皇后与太子有不安之意,岂有之邪?可以意晓之。”卫皇后知道后,感激得热泪盈眶,马上脱去头上的簪饰去向武帝请罪,表现得非常谦恭。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卫子夫在失宠的日子里,经常想到她坐上皇后的宝座好像太顺利了,因此害怕来的容易,失去的也容易。其实,卫子夫加冕后冠的道路并非就没有曲折。在卫子夫进宫之前,汉武帝已经有一个皇后了,那就是汉武帝亲姑姑的女儿陈阿娇,那是她的最大劲敌。很多人可能知道汉武帝和陈阿娇还有一个“金屋藏娇”的故事。
汉朝人很相信巫术,汉武帝期间发生多次“巫蛊”事件,对当时的政治、社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所谓“巫蛊”就是利用人们的迷信,将象征真人的木制偶人埋到地下,通过巫师祈求神鬼,帮助施行巫蛊者加害所要憎恶诅咒的人。汉朝皇宫内最忌讳“巫蛊”,武帝一朝因为巫蛊事件而多次构成大狱,许多人受牵连而死。前面说的陈皇后就是因为“巫蛊”事件引火烧身,还使得卫子夫因祸得福。然而,这次是江充把“巫蛊”的罪名强加在卫子夫身上,使卫子夫家破人亡,惨遭灭顶之灾。
太子刘据为人忠厚,平时遇有冤狱,往往代为平反,颇得民心。而江充等武帝时代的酷吏,处事方式与太子不同,对太子早就心怀不轨。有一次,江充随从武帝去甘泉宫,太子家的人乘车马行驶在驰道中,违反了汉代的法律规定,被江充令人没收了。太子知道后,派人向江充致歉说:“非爱车马,诚不欲令上闻之,以教敕亡素者。惟江君宽之!”恳请江充法外施恩,但是江充并不接受太子的致歉,还把这事告诉了武帝,武帝高兴地说:“人臣当如是矣。”于是,太子与江充就有明显的嫌隙了。江充害怕武帝年老死去,太子继位,会对自己不利。你让鱼死,我就先让网破,于是想先下手为强,除掉太子,免贻后患。
武帝当时在甘泉宫患病,江充就向武帝说,武帝的疾病是因为“巫蛊”的原因。武帝就派江充审理,又派按道侯韩说、御史章赣、宦官苏文等协助江充。江充先惩治后宫嫔妃,然后开始对皇后和太子下手。江充故意在太子宫中掘地三尺,太子、卫皇后的宫殿被挖得连放张床的地方都没有,最后江充把早就准备好的桐木人,一本正经地从太子、卫皇后的宫殿挖出来,就要向汉武帝禀报情况。当时汉武帝在甘泉宫避暑,宫中只有卫皇后、太子在。太子知道是江充陷害自己,就按照自己的老师石德的意见,发兵抓了江充,并亲手杀了他。宦官苏文逃到甘泉宫,向武帝报告说太子造反。武帝一开始不相信,派人去召太子。但是派出的使者不敢去,就回报武帝说,太子真的造反了。武帝大怒,派丞相刘屈发兵讨伐太子,太子兵败,逃出长安,太子、卫皇后自杀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