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司马迁是哪个朝代的人

2019-03-05 21:10:22浏览:708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司马迁是哪个朝代的人?答:西汉  司马迁的人物生平  司马迁生卒年代,史无明文。近人王国维《太史公行年考》认为司马迁生于

司马迁是哪个朝代的人?

答:西汉

司马迁是哪个朝代的人   山村

  司马迁的人物生平

  司马迁生卒年代,史无明文。近人王国维《太史公行年考》认为司马迁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年),大约卒于汉昭帝始元元年(前86年),享年60岁。

  据说司马迁家自唐虞至周,都是世代相传的历史家和天文家。司马错是秦惠王时伐蜀的名将,司马昌是秦始皇的铁官,到了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又做汉武帝的太史令,恢复了祖传的史官恒业。

  十岁时,司马迁随父亲至京师长安,得向老博士伏生、大儒孔安国学习;家学渊源既深,复从名师受业,启发诱导,获益不浅。时正当汉王朝国势强大,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时候,张骞奉使通西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汉武帝设立乐府……;也是司马迁在京城里丰富见闻,热情迸发的时候。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元光元年)12岁。是年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司马迁时在夏阳耕读,时在长安求学。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元年朔二年)19岁,从夏阳迁居长安。汉武帝从主父偃建议迁民于茂陵。司马迁随家迁于京城。从孔安国学《尚书》,从董仲舒学《春秋》。孔安国为侍中。

  公元前126年(元朔三年)20岁,游历各地。司马迁漫游江淮,到会稽,渡沅江、湘江,向北过汶水、泗水,于鲁地观礼,向南过薛(今山东滕县东南)、彭城,寻访楚汉相争遗迹传闻,经过大梁,而归长安,历时数年,做了皇帝的近侍郎中,随汉武帝到过平凉、崆峒,又奉使巴蜀,最南到了昆明。“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为协助父亲著作史记做准备。公孙弘为丞相,请为博士置弟子员五十人。司马迁得补博士弟子员。

  公元前123年(元朔六年)23岁,为郎中。以考试成绩优异为郎中,即皇帝的侍卫官。

  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元狩元年)24岁,为郎中。司马迁侍从武帝巡视至雍,祭祀五。获白麟。司马谈始修《太史公书》。《史记》原计划记事止于此年。《史记》《太史公自序》:“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后来司马迁修改下限述于太初末年。

  公元前119年(元狩五年)28岁,为郎中。汉武帝游鼎湖,至甘泉(今陕西淳化县境内),司马迁以郎中身分侍从。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元鼎四年)33岁,为郎中。随汉武帝祭祀五帝到雍(今陕西凤翔县),到河东(今山西夏县东北)。有司与太史公司马谈、祠官宽舒议祭祀后祠。始立后土祠于汾阴(今山西万荣县)。冬十月,“武帝自夏阳东幸汾阴”,司马迁随武帝回夏阳故乡。

  公元前112年(元鼎五年)34岁,为郎中。冬十月,司马迁以侍中身分侍从汉武帝巡行至西北的扶风、平凉、崆峒。太史公谈、词官宽舒等向武帝建议立泰坛。太史公谈议泰典礼。

  公元前111年(元鼎六年)35岁,为郎中将。汉武帝与公卿、诸生议泰山禅。司马迁受命为郎中将以皇帝特使身份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到达邛(今四川西昌一带)、笮(今四川汉源一带)、昆明(今云南曲靖一带),安抚西南少数民族,设置五郡。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元封元年) 36岁,为郎中。汉武帝前入泰山封禅,太史公司马谈随行,至周南(今河南洛阳)而病危。司马迁自西南归,见父于周南。谈临终嘱司马迁继孔子而续《春秋》。司马迁以郎中身分侍从汉武帝至泰山,又至海边,自碣石至辽西。又经北边、九原(今包头市西),五月回到甘泉。

  元封元年(前110年),汉武帝举行大规模的巡行封禅,步骑十八万,旌旗千余里,浩浩荡荡。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史官,本应从行,但病死在洛阳。司马迁接受了父亲的遗志,赶到泰山,参加封禅,随后沿着东海,绕道长城塞外回到长安。

  公元前109年(元封二年)37岁,为郎中。春,司马迁随汉武帝到缑氏(今河南偃师),又到东莱。四月,黄河决口,司马迁从武帝至濮阳瓠子决口处,与群臣从官负薪塞黄河决口。

  元封三年(前108年),司马迁三十八岁时,正式做了太史令,有机会阅览汉朝宫廷所藏的一切图书、档案以及各种史料的机会,他一边整理史料,一边参加改历。等到太初元年(前104年),中国第一部历书《太初历》完成,他就动手编写《史记》。

  公元前107年(元封四年)39岁,为太史令。冬十月,司马迁随汉武帝至雍,祭祀五帝。经回中道,批出萧关(今宁夏固原县东南),经涿鹿,从代地(今河北蔚县)而还,经河东回长安。

  公元前106年(元封五年) 40岁,为太史令。冬,司马迁随武帝至南郡盛唐(庐江),望祭虞舜于九嶷山,自寻阳(今湖北黄梅县西南)过长江,登庐山,北至琅琊(今山东诸城),增封泰山,沿海而行。

  公元前105年(元封六年) 41岁,为太史令。冬,司马迁随汉武帝行至回中(今陕西陇县西北)。三月,经夏阳至河东,祭于后土祠。

  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42岁,为太史令。司马迁与上大夫壶遂等制定《太初历》,汉武帝宣布废《颛顼历》,改用此历法。太初历对后代有极大影响。冬十月司马迁随武帝祭泰山。司马迁开始著述《史记》。

  公元前103年(太初二年)43岁,为太史令。司马迁专心著述。“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务一心营职。”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开汉元年)46岁,为太史令。苏武出使匈奴被扣,武帝发兵讨伐匈奴。李陵为将,请“自当一队”。

  公元前99年(天汉二年)47岁,李陵出塞攻打匈奴战败被俘,司马迁替李陵说了几句解释的话,触怒了汉武帝,把他投下监狱,第二年汉武帝杀了李陵全家,www.3lian.com处司马迁以宫刑。

  公元前98年(天汉三年)48岁。李陵被灭族。司马迁为著作史记而忍辱苟活,自请宫刑。《悲士不遇赋》约作于是年。

  公元前97年(汉武帝天汉四年)49岁,为中书令。被赦出狱,任中书令。《汉书·司马迁传》:“迁既刑之后,为中书令,尊宠任职。”发愤著史记。

  公元前96年(太始元年)汉武帝改元大赦天下。这时司马迁五十岁,出狱后当了中书令,直到征和二年(前91年)全书完成,共得130篇,52万余言。

  公元前93年(太始四年)53岁,为中书令。任安(少卿)此年四、五月间有信给司马迁。

  公元前91年(汉武帝征和二年)55岁,为中书令。《报任少卿书》作于是年。完成《史记》。《报任少卿书》说:“仆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改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公元前90年(征和三年)56岁。司马迁约死于这一年。死因不明。一说司马迁死于公元前87年(汉武帝后元二年), 又一说死于公元前86年(汉昭帝始元元年)。《汉书·旧仪注》:“司马迁作《景帝本纪》极言其短,及武帝过,武帝怒而削去之,后坐举李陵,陵降匈奴,故下迁蚕室,有怨言,下狱死。”郭沫若《关于司马迁的死》:“下狱死事,必世有流传,故卫宏、葛洪均笔之于书,谅不能无中生有,以歪曲史实”。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怎样制作ppt模板

上一篇:

应付自考三个最实用的方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