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2014清明节手抄报:各地清明扫墓习俗

2019-03-06 03:28:30浏览:19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2014清明节手抄报:各地清明扫墓习俗  在碑墓前举行纪念活动,以表示对亡人的崇敬与怀念之情。那你知道各地清明扫墓习俗吗

  2014清明节手抄报:各地清明扫墓习俗

  在碑墓前举行纪念活动,以表示对亡人的崇敬与怀念之情。那你知道各地清明扫墓习俗吗?集体扫墓多祭奠对民族有功的英雄、领袖、烈士,家庭或个人扫墓多祭祀已故家人或亲友。祭奠时,培土、打扫、供奉水果佳肴,或植树、献花圈、致祷词等。清明扫墓的习俗你知道多少?清明扫墓的习俗及要注意什么?清明节扫墓的习俗有哪些?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按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旧时,北京人多在清明扫墓,但祭扫仪式并不在清明的当天,而是在临近清明的"单"日举行。据说,只有僧人才在清明当天祭扫坟茔。

  清明节最重要的活动是扫墓,饮水思源、感念祖先恩德。一般人从二月底起到清明前后,会选择一个吉日来扫墓。扫墓又称『培墓』(闽南人)或『挂纸』(客家人)。

  清明扫墓的习俗:傍晚时分不可扫墓

  黑暗时墓地有很多无缘灵、浮游灵容易凭依,因此扫墓不可在天未亮时或太阳下山时,更不可在晚上扫墓,晚间阴气重,无缘灵、浮游灵多,容易附在人身,受到灵障。因为公共墓地广阔,而且无子孙扫墓的墓地很多,因此这些无主之灵变成无缘灵、浮游灵凭依人身,而最容易发生意外事,因此扫墓时间最好在上午十时起至下午三时止为最恰当时间,此时阳光充足,阳气最重,甚无机会被灵凭依。

  清明扫墓的习俗:分骨骸来造墓可否?

  不可以!同父异母之子,争夺父亲遗骨各造墓奉祀是错误的,这种现象,就如人体被切断一样,五尸不全,其灵无法轮回转生,结果害子孙引起神经病、呼吸系统之病症,因此不要为了表示孝道,使灵魂感觉不安,应该让骨骸完整的尸骨一起造墓奉祀,确实需要分开造墓时,可用遗发、手、脚指甲代表遗体即可,在祖先牌位分别记名奉拜效果一样,因此可以分灵祭拜,不可以分尸变体。

  按照各地清明扫墓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如何让ppt不自动播放

上一篇:

关于消费者权益日的手抄报内容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