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阅读题及答案:
1.课文依次描写了梦中醒来、继又入睡和失火救火三个情景,目的在于表现口技人高超的表演技艺,即是紧扣“京中有善口技者”中的一个“善”字。
2.课文中描述听众反应的语句有:①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②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③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其作用是:侧面描写了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
3.课文为什么要在开头和结尾写“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答]课文中前后两次清楚地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既起到了首尾照应的作用,也突出了舞台、道具的简单,反衬口技表演声响的繁杂、热闹,表明表演者依靠的是高超的口技,而不是借助于外物。
4.“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中的“伸颈,侧目,微笑,默叹”的顺序能调动吗?为什么(表现了听众听表演的哪些内心感受)?
[答]不能。这些词语表现了听众听得入神、思索、心领神会,满意、折服的的心理感受。不能调动。
5.众宾客听了表演后都“以为妙绝”,请问“妙”在何处?
[答]“妙”在于五种声音,一时齐发,犹如一部大合唱。
二:
3.与“不能名其一处”中“名”意思相同的是( )
A、莫可名状 B、至理名言 C、有名无实
4.这段文字中统领全文或连贯全文的关键字是:( )。
5.“满座寂然,无敢哗者”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体现了观众怎样的心情?
6.用4个“一”列举道具,有何用意?
7.作者描写口技者的高超技艺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
答案:
3.A
4.善
5.渲染了演出前肃静、紧张的气氛,暗示口技表演者的艺术声望之高,为下文写口技者的表演作衬托和伏笔。
6.突出道具的简单,说明口技人表演靠的是高超的技艺而非他物。
7.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