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仪相鲁而嗜鱼阅读答案:
阅读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枉于法,则免于相(避免) B.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都)
C.其弟子谏曰……(规劝) D.夫唯嗜鱼,故不受也(正因为)
2、翻译下列句子(2分)
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3、公孙仪为什么将“受鱼”与“枉法”联系在一起?这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性格? (2分)
参考答案:
1、A
2、这是明白了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的道理啊!
3、公孙仪认为接受了别人送的鱼,就欠了人情,顾虑到人情,执法就有失公正。这表现了公孙仪清醒自律、廉洁奉公的思想性格。
4.句子翻译
1、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如果我接受了(别人的)鱼,就一定要迁就别人的脸色。
2、将枉于法:(这样)就会歪曲法律,自受惩罚。
3.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这说明了倚仗别人不如倚仗自己(的道理)。
原文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夫即受鱼,www.3lian.com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长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jǐ)鱼。既无受鱼而不免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译文
公孙仪做鲁国的宰相,并且特别喜欢吃鱼,全国的人都争相着买鱼来献给他,公孙仪先生却不接受。他的弟子劝他说:“您喜欢吃鱼而不接受别人的鱼,这是为什么?”他回答说:“我正因为爱吃鱼,所以我才不接受。假如收了别人献来的鱼,一定会有迁就他们的脸色;有迁就他们的脸色,就会歪曲和破坏法律;歪曲和破坏法律我就会被罢免相位。虽然(我)爱吃鱼,这些人不一定再送给我鱼,我又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如果不收别人给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尽管(我)爱吃鱼,但别人不用送给我鱼,我能够长期自己供给自己鱼。”这是明白了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的道理啊!那是告诉人们,依靠为自己办事的人不如自己去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