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烛而学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题:
1.解释:①暮 ②安敢 ③善
2.翻译:①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②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3、上文"臣闻之"中的"之"属代词,它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迟、晚②怎么敢③好
2.①哪有做臣子的跟国君开玩笑的呢?②点燃蜡烛明行走跟在黑暗中摸索而行哪个好呢?
3.下面一段话。
4.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总比不学习好。
【阅读训练及答案二】
1.解释
(1)暮:晚,为时已晚 (2)何:为什么 (3)少:年轻时 (4)阳:阳光
2.翻译
(1)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哪有做臣子的却戏弄他的君主呢?
(2)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老年时喜欢学习,好像点燃蜡烛的光亮。
3.上文中晋平公和师旷谈论的主题是什么?文中“何不炳烛”所蕴含的比喻义是什么?
学习的重要性。
暮年学习如炳烛之明,要胜过在黑暗中摸索前行。
三: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如日出之阳 ②如炳烛之明
(2)翻译下面句子。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3)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参考答案
(1)①阳光。②点燃蜡烛照明。
(2)蜡烛的光亮虽然是有限的,但比在黑暗中摸索,哪一个更强呢?
(3)活到老,学到老。
原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译文
晋平公向师旷询问道:“我年纪七十了,想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说:“为什么不点燃蜡烛学习呢?” 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却戏弄他的君王的呢?” 师旷说:“盲眼的我怎么敢戏弄大王呢?我听说,年轻时喜欢学习,好像初升太阳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日中的阳光;老年时喜欢学习,好像点燃蜡烛的光亮。(拥有)蜡烛的光亮,与摸黑走路比,哪一个更好呢?”晋平公说:“说得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