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让名远害,归咎养德·洪应明编原文及翻译

2019-03-09 16:51:42浏览:455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让名远害,归咎养德洪应明编原文及翻译  完名美节,不宜独任,中公与八可永远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 引些归己,可以

  让名远害,归咎养德·洪应明编原文及翻译

  完名美节,不宜独任,中公与八可永远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 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德。

  【译文】 完美的名誉和节操,不要一个人独占,必须分一些给旁人,才不会惹发他人忌恨招来祸害而保全生命;耻辱的行为和名声,不 可以完全推到他人身上;要自己承揽几分,才能掩藏自己的才能而促进品德 修养。

  【注解】 韬光:韬,本义是剑鞘,引伸为掩藏。韬光是掩盖光泽,喻掩饰自己的才华。萧统《陶靖节集序》说:“圣人韬光,贤人遁世。” 远害全身:远离祸害保全性命。 养德:修养品德,据诸葛亮《诫子书》说:“君子之行,以静养身,以俭养德。”

  【评语】 做人不能只沾美名,害怕责任,应当敢于担责任,担义务。从历史上看,一个人有伟大的政绩和赫赫的武功,常常会遭受他人的嫉妒和猜疑,历代君 主多半都杀戮开国功臣,因此才有“功高震主者身危”的名言出现,只有像 张良那样功成身退善于明哲保身的人才能防患于未然。所以君子都宜明了居 功之害。遇到好事,总要分一些给其他人,绝不自己独享,否则易招致他人 怨恨,甚至杀身之祸。完美名节的反面就是败德乱行,人都喜欢美誉而讨厌 污名。污名固然能毁坏一个人的名誉,然而一旦不幸遇到污名降身,也不可 以全部推给别人,一定要自己面对现实承担一部分,使自己的胸怀显得磊落。 只有具备这样涵养德行的人,才算是最完美而又清高脱俗的人。让名可以远 害,引咎便于稍光,这本身就是处世的一种良策。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人情冷暖,原非奉我·洪应明编原文及翻译

上一篇:

人死留名,豹死留皮·洪应明编原文及翻译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