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栗本地方言大集锦
蔬菜:
茭白 → 高笋
板栗 → 椭栗
卷心菜 → 包心菜
红薯/白薯 → 番薯
大白菜 → 黄牙白(俗称吧)
蚕豆 → 大豌豆(因为颗粒大)
玉米 → 包粟(口语念“bao xiu”)
青豆 → 小豌豆(因为颗粒比蚕豆小)
土豆 → 洋芋头(以前曾经这么叫过)
茄子 → 紫瓜(很显然,因为是紫色的) P
南瓜 → 金瓜(可能是因为颜色金黄吧)
空心菜 → “翁菜”(不太清楚怎么写,大概是口语)
地力 → “糍古子”(不知该怎么写,反正我们就是这么念的)
黄瓜/青瓜 → 剌瓜(因为浑身长满了刺‘剌’,我们当地以青瓜更为常见) P
水果:
橘子 → 柑子(橘子用本地话比较拗口)
金橘 → 金钱橘(更形象的表现了吉祥的涵义)
肉类等:
猪脑花 → 猪脑稀(俺不敢吃这东西)
鸡翅(或其它的翅膀) → 鸡页胳(方言方言)
鸡血(或其它的血) → 旺子(表示兴旺的吉祥意思)
猪舌头 → 招财(因为俗称猪浑身都是宝嘛,所以每个内脏都有一个吉祥的称呼)
鸡肫(或其它的肫) → 庆子(不清楚内涵,可能是指庆祝生子的意思吧)
蛋 → 嘎嘎/卜卜(有句玩笑话叫“嘎嘎炒卜卜”,意思就是鸡蛋炒鸡蛋)
其它食品:
米粉 → 扎粉
豆腐花 → 水豆腐
小馄饨 → 包面
米粉团 → 米古/粑粑
青团 → 艾米古/艾粑粑
豆腐皮(素鸡) → 蛋白肉
本地宽粉 → 米面(与河粉相似)
腌鱼 → 扎鱼(本地的腌鱼为红色的)
本地发酵豆腐 → 酶豆腐(类似腐乳,无汁)
本地咸菜 → 擦菜(因为做的时候要在搓衣板上反复擦)
透明凉粉 → 凉水(于是黑凉粉在我们那叫做黑凉水)
昆虫或其它动物:
蟑螂 → 油贼婆
蝗虫 → 禾鸡婆
跳蚤 → 狗蚤
蚊子 → 蠓子(谐音)
野苍蝇 → 屎蠓子
螃蟹 → 爬拐
鳖 → 塘鱼
家蝇 → 饭蠓子(不知是不是这个字)
蝉 → “分几”(实在不知道怎么用国语来描述那个字,用英文大概是[fen])
物品器具:
抽屉 → 斗
簸箕 → 绰灰斗
饭勺 → 饭瓢
枕头 → 枕脑
竹条 → 篾(mie)
杯子 → 斟子
厨房 → 灶下
厕所 → 蹲司
窗口 → 槛眼(比较乡土的说法)
坟墓 → 地(扫墓为“卦地”)
生活相关:
痱子 → 沙鼻子
口水 → 谗水
头发里的虫子 → 色婆(子)
人物称呼:
婴儿 → 毛毛几
儿子 → 崽
男孩 → 乃古/乃几(念[lai])
女孩 → 妹几
老婆 → 婆娘
老公 → 男子人
中年妇女 → 婆尼人
疯子 → 癫婆子
笨蛋 → 懵古/“磨”气(谐音)
宝贝 → 嫚嫚几
乞丐 → 讨米叫花子(其中“花”通常念[wa])
小孩子 → 伢妹几(伢代表男孩,妹代表女孩,合在一起统称为小孩)
妈妈 → “恩咩”/娘老子(用文字表现可以是“母妈”,音标则是[n-me])
爸爸 → 老公子/“呀”老子(通常称呼爸爸习惯叫做“呀”,乡下也有叫爹爹[dia]的)
典型生活用语:
撒谎 → 扯白
打瞌睡 → 打哦哦/打瞌困
没有 → 冒得
受不了 → 不得何
糊涂 → 不得清(常)
好玩 → 好耍
有趣 → 有味道
胡说八道 → 扯七八蛋
吵架 → 讨相绊
聊天 → 打讲
说梦话 → 打梦讲
客气/斯文 → 作雯(谐音)
日常
你 我 他--恨 汉 吭
吃了饭?--吃打饭? ( 了--打)
打哑哇吧!(瞎扯的吧)
嘎丘不得料(这就不好办了)
优咋哩嘶叽呀(有什么事情呀)
恰里丫饭卯(吃了晚饭没)
酋是咯索叽咯德(就是这样子的)
酋是塄扎懂索叽哇(就是那块地方啊)
哎呀,一扎嘘统咕(哎呀,一个水坑)
屁时(背时)
一扎辣达子脾气(一个犟脾气)
嘿,不要揍啥,哄做新你哇(嘿,别走啊,我喜欢你哇)
恐斗狃坐拉别都铀哩(看到那德行都够了)
框到恨都裁人个!(看到你都烦!)
恨是几德哇!(你很恶心!)
娘子遮屎气!(倒霉!)
亚不几(晚上)
气骨嘿骨(气喘吁吁)
恨(你)
汗(我)
哈(他)[em:4]
日前几(白天)
哦或恩因恩!!!哈哈-----我喜欢你!
门后朝----明后天
晚夜---晚上
恩真让哦打暴口-------你真让我恶心!哈哈!
沟摭妹几长得几客气几个~(这个女孩长得好漂亮哦~)
搞鬼屎喔(不知道怎么翻译了,一句萍乡人在付出什么以后得不好回报喜欢说的丧气话)
诶,你凑搞咋哩?哄凑东私里蜗屎,狠等一包叽卯!(嘿,你在干什么?我在厕所拉屎,你等一会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