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有关上饶方言中的称谓

2019-02-18 23:52:20浏览:336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有关上饶方言中的称谓  上饶各地的方言较为复杂,每个县都有每个县的方言,甚至同一个县,南部和北部、东乡和西乡,都不尽

  有关上饶方言中的称谓

  上饶各地的方言较为复杂,每个县都有每个县的方言,甚至同一个县,南部和北部、东乡和西乡,都不尽相同。在亲属称谓上,上饶各地方言更是别有趣味,有些叫法让外地人听了简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甚至听不懂的人感觉会有点“乱辈份”,细细品味起来又让人忍俊不禁。

  比如,在信州区和上饶县,人们称呼父亲为“爹”和“老子”的较多,但也有叫“伯”和“叔”的;称呼母亲为“妹”(发第一声)的较多,但叫“奶” (发第四声)的也不少;一般称呼祖父(爷爷)为“公”(发第四声);称呼祖母(奶奶)为“妈”(发第四声);上饶人喜欢把哥哥和弟弟称为“哥郎”和“弟郎”。长大成家的,父母就称他们“大老倌”、“二老倌”或者就叫名字;姑姑的叫法上饶人更是特别,称为“奶奶”(发第三声和第二声),大姑叫“大奶奶”,二姑叫“二奶奶”,三姑姑叫“三奶奶”;姑父,就叫“丈丈”(发第三声和第二声)。你看,叫“奶奶”的并不是奶奶,而是妈妈或姑姑;叫“妈”的又不是妈,反而是奶奶,你让初来乍到的外地人情何以堪!

  鄱阳方言中的亲属称谓,更为有趣,当地人把祖父、祖母叫作“爹爹”(嗲嗲)、“妈妈”(嬷嬷)。在鄱北,称呼父亲爸爸倒是和普通话接近,可对母亲的称呼则有点令人匪夷所思。有的地方称母亲为“爱姐”,可在相隔几里的邻村则叫婶婶为“爱姐”,虽没有乱了辈份,可关系的亲密度却大相径庭。而在鄱南,对母亲的称呼也各有不同,有叫“姆妈”(平声),称祖母为“婆婆”,有的地方把祖母也唤作“姆(发第三声)妈”,和母亲的称呼一样,只不过在发音上有所区别。而唤女儿为“妹仂”,一般是在前面加上排行,如“他家大妹仂,“他家细妹仂”。鄱阳方言中有一部分的亲属称谓词是对古代称谓的继承,如称呼年龄最小者时,常常要在称谓前加“细”,如“细崽”“细哥哥”。汉语“细”有最小的意思。

  余干人称呼人,喜欢带“仂”这个尾音。如,“崽仂”(男孩)、“囡子仂”(女孩),管孙子叫“孙崽仂”,孙女叫“孙囡仂”,曾孙(孙子的下一代)为“重(读qiong)孙仂”。余干人称呼丈夫的母亲(婆婆)为“姆妈”,叫岳父为“丈爷”,叫儿子为“崽”,叫女儿为“囡”;称伯伯为“爸爸”,大伯伯就是“大爸爸”,二伯伯是“细爸爸”,三伯伯就是“三爸爸”。叫叔叔为“细细”,最小的叔叔叫“老细”。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2017春节灯谜精选日用品灯谜及答案

上一篇:

有手怀抱里,有脚想溜掉,有火点就跑字谜及答案(打字一)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