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苍南方言常用词汇对照

2019-02-19 00:07:34浏览:681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苍南方言常用词汇对照  土语词汇对照  土语,俗称蛮话,是苍南县主要方言之一,民国《平阳县志》中关于土语的论述,说明

  苍南方言常用词汇对照

  土语词汇对照

  土语,俗称蛮话,是苍南县主要方言之一,民国《平阳县志》中关于“土语”的论述,说明蛮话是本地通行较早的一种方言。

  从全国范围来看,讲蛮话的人不多,广东省北部连县西北部丰阳、东坡等地有讲“蛮话”的约4万人,《连县县志》民国38年(1949)油印本,称之为“蛮声”,从它的某些基本词语的说法来看,和苍南蛮话有较大的区别。

  苍南蛮话有“北向腔”和“南向腔”之分。前者指与瓯语相邻的龙港、宜山蛮语,后者指与浙南闽语相邻的钱库、金乡蛮话。本地人以钱库蛮话为正宗。

  这里选录的常用词汇共74条。每条先列普通话说法,其次是钱库蛮话说法。

  (汉语)(土语)

  太阳—日头佛 外祖父—外翁 中饭—吃日到

  月亮—月光 外祖母—外婆 晚饭—吃黄昏

  舅父—外舅 妻子—老妈 吃酒—食酒

  下雨—做雨 舅母—外妗 吃茶—喝茶

  祖父—阿翁 叫化子—讨米人狗—犬近

  祖母—阿婆 玉米—金珠 父亲—阿爸

  眼睛—眼珠 花生—落瓜生 母亲—阿妈

  天亮—天光 丈夫—老公 瞎子—盲瞠人

  里面—内爿 儿子—囝 筷子—箸

  外面—外爿 媳妇—娘子 脸盆—面孟

  肚子—膊肚 岳父—亲爷 剪刀—绞剪

  早晨—天光早 岳母—亲娘 早饭—吃天光

  囝鼻—鼻头孔 下午—下半日 闲聊—清谈

  胡说—盲膛讲 漂亮—道地 姨母—姨娘

  聪明—灵台 中午—日到 姨父—姨爹

  脸盘—面孟 漱口—刷牙 弟妇—弟媳妇

  开水—湃汤 跌交—礌倒 女婿—妮婿

  小孩—囝 干净—光生 冤家—对头人

  屁股—夹臀屁 小便—落尿 青年—后生

  慷慨—舍割 大便—落屎 师傅—老司

  麻烦—生分 平民—白身人脚盆—脚盂

  陌生—生份 砚台—砚瓦 讨钱—讨帐

  尼姑—师姑娘 起雾—降雾 猫—猫咪

  路费—盘缠 老虎—大猫

  闽语词汇对照

  苍南境内居民说闽语(俗称福建话),以县城灵溪镇与马站地区比较,虽然一些语音与说法存在着某些差异,但总的差别不大,同属于闽南语系统。这里选录的常用语词汇共104条。每条先列普通话说法,其次是灵溪、马站说法。

  (汉语)(闽语)

  太阳—日佛 黄花菜—金针 下次—下直

  月亮—月光 泥鳅—河溜 背心—褡背

  房子—厝 住居—倚厝 舵手—舵公

  夫妻—翁某 下南—闽南 长工—长年

  喜鹊—客鸟 尼姑—师姑 插秧—播田

  尾巴—尾溜 眼泪—目屎 公鸡—鸡角

  蟑螂—家蛇 蚂蟥—蜈蜞 母鸡—鸡母

  放牛—看牛 这快—即紧 湿—澹

  干活—作息 夜—螟 女婿—囝婿

  欲睡—爱困 姑娘—查某囡 抽烟—吃烟

  懊丧—冤深 父子—爸子 天空—天顶

  眼睛—目目周 台风—风 鸦片—乌烟

  儿媳妇—新妇 残疾—带疾 岳父—客爸

  衣裳—衫裤 岳母—客母 凳子—椅仔

  雷—雷公 舅父—娘舅 烫匙—汤挑

  起雾—罩雾 舅母—秧妗 筷子—饭箸

  除夕—过年 砚台—墨砚 雷阵雨—西北雨

  妻子—老婆 脸盆—面桶 祖父—秧公

  耳朵—耳仔 剪刀—铰剪 祖母—姆妈

  胳臂—手骨 粪桶—粗桶 父亲—爸爸

  屁股—尻川 午饭—食日昼 外祖父—外公

  翅膀—翼鼓 晚饭—食黄昏 外祖母—外妈

  菜肴—门配 儿子—仔 瞎子—青瞑

  开水—滚汤 蝙蝠—密婆 上午—日起

  玩耍—铁桃 虱子—虱母 中午—日昼

  跳蚤—家蚤 下午—下昼 苍蝇—胡蝇

  清晨—日起早 盖房子—起厝 蚊子—蠓仔

  黄昏—暗边 赚钱—趁钱 玉米—藩珠

  碾米—绞米 高梁—粟仔 胡说—妄讲

  看守—顾 花生—桃豆 闲聊—讲症

  里面—内壁 救济—普施 外面—外壁

  摔跤—跋倒 勤劳—骨力 奇怪—妖调

  高兴—畅服 干净—清气 聪明—灵台

  便宜—俗 马尾松—田柏 乞丐—乞吃

  头—特克

  瓯语词汇对照

  苍南瓯语以龙港、宜山话为代表的与温州瓯语比较,其语音与说法虽有较大的差别,但在语音系统上仍属于瓯语。这里选录的常用词汇共78条。每一条先列普通话说法,其次是苍南瓯语的说法。

  (汉语)(瓯语)

  太阳—日头 年景—年成 凭据—把柄

  月亮—月光 职业—行当 倔强—牛犟

  下雨—落雨 丢脸—坍台 天晴—晴天

  下台—落台 调笑—团弄 台风——风痴

  摔跤—揇跤 作弄—摆布 雷阵雨—酿禾雨

  跌交—倒 挑唆—挑嘴 出虹—掛鲎

  完毕—停当 真穷—滴卤 冬涝—烂冬

  毕竟—到底 口角—拌嘴 打架—相打

  生气—淘气 残疾—打疾 调停—打圆场

  短胖—矮矬 轻佻—卖骚 瘦削—筋

  邪门—歪经 栽倒—倒 圆融—圆通

  厉害—疙瘩 便宜—相应 不错—蛮好

  认真—顶真 讹诈—敲竹杠 听话—向能

  累赘—雷堆 调皮—恶孽 游民—流托

  街道—街路 无赖—烂粒儿 理发—剃头

  亲戚—亲眷 端午—重五 睡—困

  麻烦—生受 小偷—三只手 鼻子—鼻头

  建房—起屋 陌生—生分 手骨—手肢骨

  棘手—缠手 不一定—不见得屁股—股团

  走样—走作 浸标准—浸谱 平常—如常

  家具—家生 东西—物事 断虹—破篷

  模样—光景 做工—做生活 规矩—子午

  发胖—发福 平民—白身人 中人—牙郎

  鱼贩—行贩 事情—事干 倒霉—倒灶

  师傅—老司 尼姑—师姑娘 玩—嬉

  省俭—做人家丝瓜—天力瓜 妈妈—姆妈

  金乡语司汇对照

  金乡语,俗称金乡话,只通行金乡镇城内,是一个方言岛。明太祖朱元璋为抗御倭寇侵优,在金乡筑城置卫。金乡话就是当时外来的驻城御倭官兵(主要来自浙江北部和苏皖的江淮地区)留传下来逐渐演变形成的。

  金乡话基本上属于吴语,具有吴语的一些基本特征,如古全浊声母今读浊音,鼻音韵尾只有[N]一个,声调分7类等。但金乡话明显地比四邻方言接近北方话。

  这里选录的常用词汇共35条。每条先列普通话说法,其次是金乡话说法。

  (汉语)(金乡语)

  太阳—日头菩萨外祖父—外公雷电—雷公闪电

  舅父—舅爷 漂亮—地道地 中午—日中

  毛毛雨—细蒙雨 舅母—舅娘 聪明—灵台

  西北风—燥风天 姑娘—阿娘 生意—经商

  台风—作风水 姑父—姑夫 便宜—相应

  祖父—阿公 岳父—亲爷 岳母—亲娘

  老头子—老人家 鼻子—鼻头孔高兴—快活

  祖母—阿婆 干净—光生 父亲—阿爸

  姨母—姨娘 勤劳—勤力 母亲—姆妈

  救济—补施 丈夫—老公 妻子—老婆

  南瓜—金瓜 节约—省事 儿子—小厮

  菜瓜—乌里松 厕所—茅坑 媳妇—娘子

  筷子—筋(箸) 粪桶—马桶 蚊子—蚊虫

  畲语词汇对照

  苍南县的畲族,和散居在其他地区的畲族人一样,采取“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方式,周围多数说苍南闽语。

  因此,畲族人大多能说几种方言,但他们回到家里或本族人聚居的地方,一定说畲语,俗称“山哈话”从前畲族人还禁止与外族人通婚。因此,畲语的特点仍然保存得比较完整。浙南各地的畲语虽然有一定差别,但相互间能通话。这里选录的常用词汇共84条。每条先列普通话说法,其次是岱岭民族乡的畲语。

  (汉语)(畲语)

  太阳—日头 打闪—闪眼 胡同—路巷

  月亮—月光 下雨—落水 房子—楼

  打雷—雷声 乡村—乡下 厕所—屎破

  鼻子—鼻洞 上午—眼头 乞丐—讨食

  胳臂—手骨 中午—日周 祖父—公

  右手—大手 下午—午昼时祖母—妈

  屁股—屎头 黄昏—要晏 父亲—爸

  驼背—曲 平时—常时 母亲—娘

  残疾—带疾 上头—上面 舅父—娘舅

  死了—过山 左边—左爿 舅娘—舅姆

  遇见—碰着 中间—当央 丈夫—唱布

  选择—挑选 吃饭—食饭 妻子—布娘

  休息—歇 洗脸—洗面 脸—面 工

  作—事干 谈天—讲闲话 下雪—落雪

  我们—我人 很硬—硬显硬刮风—起风

  大家—齐家 看—太 除夕—过年

  后日—后别日看见—太着 灰尘—泥粉

  昨日—退日 肉—俾 牛—傲

  开水—飞水 母猪—猪娘 辣椒—辣茄

  雌猪—猪市 了—跌倒

  公牛—牛牯 知道—晓得 小牛—牛仔

  丑—呸看 公鸡—鸡公 干净—清气

  雏鸡—鸡子 舒服—好过

  打架—相打 雁—雁鹅 嗅—鼻

  苍蝇—白蚊 跑—跳 鞋—亥

  火柴—火杰 漆黑—黑茫茫

  大碗—碗公 累—着力 母鸡—鸡娘

  筷子—饭箸 捣蛋—滚肚 口角—争嘴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先礼而后兵字谜及答案(打一字)

上一篇:

清明节前后,择日来踏青字谜及答案(打一字)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