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歇后语有哪些呢?小编整理的济南趣味的歇后语及答案,欢迎阅读!
爱克斯(X)光照人——看透你了!
挨操打呼噜——装闷昏。
肮脏他娘哭肮脏——肮脏死了。
八里洼上南——没成(城)。过去,济南向南出了八里洼就是农村,没有城市了。
八百年前立的旗杆——老光棍。
巴狗子咬月亮——不知天高地厚。济南人称哈巴狗为“巴狗子”。
把腚眼放车上——忒(推)腚眼。
拔了塞子不淌水——死心眼。
白蜡杆子顶门——— 没差 (杈),意为事情办对了,一点不差。过去木门闩济南人称为“门杈关”,用
白蜡杆子顶门,自然是没“杈”了。
《百家姓》去掉赵——开口就是钱。
半天空伸巴掌——高手。
半天云里挂口袋--装风(疯)。
半天云里刷浆糊——胡(糊)云。
斑马的脑袋——头头是道。
报幕员上场——调戏。
保护视力——小心眼。
抱着孩子推磨——添人不添力。
爆竹店里起火——自己庆贺自己。
北园的萝卜儿(济南话读:běi yuán dī luó bèir)——半青,形容某人缺心眼儿二百五。当年北园的
大萝卜体长近尺,从地里拔出来半青半白,露在外面的为青色,故曰半青。
鼻孔喝水——够呛!
鼻子上长疮——犟不得。
变戏法的下跪——没法了。
鳖下的——王八蛋。
布袋里失火——烧包。
布告贴在楼顶上——天知道。
擦粉进棺材——死要面子。
裁缝不带尺——存心不良(量)。
蚕宝宝的嘴——出口成诗(丝)。
苍蝇采蜜——装疯(蜂)。
苍蝇做月子--一肚子屈 (蛆)。
草鞋底——没号。
曹丕的钱——未必(魏币)。
茶壶没底——下流。
茶壶里的水——滚开。
茶壶里煮包子——有嘴倒(道)不出来。这里说的“包子”是水饺。
茶馆里不要的伙计——哪壶不开提哪壶。
产妇进产房——要升(生)了。
蝉不叫蝉——知了。
长虫的鸡巴----蛇(傻)。
吊长虫钻竹筒——直来直去。济南话中“长虫”就是“蛇”。
长虫钻竹筒——回不过头来。济南话中“长虫”就是“蛇”
唱戏的胡子——假的。
唱戏的腿抽筋——下不了台。
唱戏的淌眼泪——可歌可泣。
车祸——乘人之危。
吃核桃——非砸了不可。
吃稃子拉糠——穷腚,意思为:贫嘴、好玩、有意思的人。
吃冰棍拉冰棍——食而不化。
吃地瓜拉红薯——— 穷腚。讽刺某人贫嘴。济南人称屁股为“腚”。地瓜亦称“红薯”,整日吃地瓜而至不能消化,自然是“穷”到家了。或为当年“瓜菜代”时代之特征。
吃了胡萝卜包子——闲(咸)操心。
吃饱了的牛肚子——草包。
吃柳条屙笊篱——肚子里瞎编。
绸子搭到肩膀上——叠不叠了(意为忙不迭了)。
厨房里的垃圾——鸡毛蒜皮。
穿着坎肩作揖——露一手。
穿青的抱着黑油柱—— 一路货色。
船舱里装太阳——度(渡)日。
床单作尿布——够大方。
床底下点蚊香——没下文(蚊)。
窗户棂子吹喇叭——名声在外。
炊事员行军——替人背黑锅。
从河南到湖南——难上加难。
大河涨水——流氓(流忙)。
大火烧竹林—— 一片光棍。
大闺女上轿——头一回。
大伙儿看麻子——群众观点。
大明湖的棒槌——白敛怄,意为自找气生,“白莲藕”的谐音。早年大明湖里荷花满塘盛产白莲藕。
大明湖的蛤蟆——干鼓肚。济南有大明湖里的蛤蟆不鸣之说,形容一个人干生气,生无济于事的闷气
大明湖里剁刀子——— 切怄 (藕),讽刺某人一味怄气。
打春的萝卜,立秋的瓜,死了媳妇的丈人家——亲情淡漠了。
单饼卷指头——自己吃自己。
倒了碾砸磨——实(石)打实(石)。
电线杆子地下埋地雷——崩没根儿,指说不着边儿的话。说些没影的事儿,吹牛,毫无根据地胡诌故事的意思。电线杆子不是树,自然“没根儿”。
掉了毛的刷子——有板有眼。
腚沟里夹茄子--不是个好球蛋。
腚沟里夹鸽子--不是个好鸟。
腚沟里夹条帚(济南话读:díng gōu lí jiā tiǎo zhū)——愣充大尾巴狼。意思是:明明不够台面,
却硬充派头十足。
腚眼的妈揍腚眼——腚厌(眼)极(急)咧。腚厌:调皮,捣蛋,贫嘴之意。
腚眼里插钥匙——开始(开屎)。
冬天穿裙子——美丽动(冻)人。
豆腐脑打哆索——该挨韶(勺),意为该挨熊了。
对着窗户吹唢呐——名(鸣)声在外。
二月二拜年——胡扑。
二把刀砌墙—— 一抹二糊碴(意为糊弄事),意为糊弄事。济南人称本事差的泥瓦匠为“二把刀”。
二姑娘的轿子——往后打打。
二分钱的韭菜——拿一把。
尔利他妈揍尔利---尔利极(急)了.
放下把棍子就打要饭的——— 翻脸不认人,意为一阔脸就变。济南人称打狗棍为“把棍子”。要饭的叫花子常把它拿在手里防身。
飞机上挂暖壶——高水平。
盖着被子放屁——能文(闻)能武(捂)。
关公面前耍大刀——献丑。
光腚打铁——偎不上边儿
光腚推磨——转着圈丢人。济南人所说“光腚”是指一丝不挂。早年城里人多是自己生火做饭,买了粮食后也需上碾推磨。当年主鲁的韩复榘就曾借这句歇后语讽刺冯玉祥:“我看冯先生是光腚推磨———转着圈丢人。”
光腚上吊——死不要脸。
光腚穿裙子——为(围)得好。
光着腚串门——没事找事。
光着腚骑老虎——大胆不要脸。
广州的癞蛤蟆——难缠(南蟾)。
狗掀帘子——光凭一张嘴。
狗舔盘子——净词 (瓷)。
狗咬石匠——该挨捶(锤)咧,意为该挨揍了。
狗皮挂墙上——不像话(画)。
狗头上长角——出洋象(出羊象)。
狗咬吕洞宾——不认真人。
狗鼻子上插葱——装洋相(象)。
狗皮袜子反穿着——毛了脚丫。
狗熊掰棒子(济南话读:gǒu xióng bēi báng zī)——拾仨丢俩。
哈蟆蝌蚪撵鸭子——死催的。
蛤蟆蝌胎子害头疼—— 一身是病。
喝凉水拿筷子——照划照划,意为虚应故事故作姿态。喝凉水自然无需拿筷子,亦有倒驴不倒架之意。
黑瞎子敲门--熊到家咧。
黑瞎子跳井--熊到底咧。
猴子的巴巴——缘分(猿粪)。
花生不论斤卖---论堆。
护城河里扎猛子——不知深浅。
胡同道里扛檩条——直来直去。
黄鼠狼生老鼠—— 一窝不如一窝。
黄鼠狼娶媳妇——小打小闹。
黄鼠狼去尾巴——没值钱的。
鸡蛋炒鸭蛋——混蛋。
鸡蛋掉到油篓里——滑蛋。
见了丈母娘叫姐姐——没事找事。
叫花子咬牙——穷发恨。
叫花子挠脚心——穷开心。
疥蛤蟆垫桌子腿——硬撑。
扛着杆子上天——戳邪(星)儿,自己找危险的事。
蝌蚪的尾(济南话读:yī)巴——伟(尾)大。
嗑瓜子嗑出臭虫来——啥人(仁)也有。
空棺材出殡—— 目(墓)中无人。
裤筒里放屁——两岔去了。
裤裆里夹梳子——净道道。
拉洋车的摁喇叭——唔哩哇,形容某事办砸(哗啦)了。
拉洋车的开会——— 狗乱局,济南人称非正经事为“狗乱局”,类似于狗打架。衙门里的官员人模狗样地开会情有可原,拉洋车的竟也煞有介事地开会,岂非狗乱局?这里含有歧视的意思。
腊月的萝卜—— 动(冻)了心。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心高望(妄)想。
老鼠放屁——呲毛(猫)。
老虎拉车——谁敢(赶)。
老虎拉耩子——不听那一套。
老黄瓜刷绿漆——装嫩。
老公公背儿媳妇上山——费力不讨好。
老妈儿妈儿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老妈儿妈儿打提溜——抓紧。
老妈儿妈儿挑柿子——尽拣着软和地捏。
老妈儿妈儿上桑树——找残 (蚕),自找挨熊,自找呲哒。
老妈儿妈儿抓蛐蛐—— 谦虚(牵须)。
老妈儿妈儿上鸡窝——奔(笨)蛋。
老妈儿妈儿打飞脚——悬(旋)了。
老妈儿妈儿缝布袋儿——装末儿,就是装模作样的意思。
老妈儿妈儿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老妈儿妈儿的尿盆子——挨呲的货。
老妈儿妈儿跳井——坚决到底。
老和尚吹管子——不懂的(笛)(济南话读:bu dong di)。
老太太布袋---装么。
老太太打飞脚——胡来来。
老太太(老妈儿妈儿)擤鼻涕——把里攥。
老太太爬千佛山——找fó(佛),济南话“找fó”找是找挨揍的意思。
老头儿坐摇蓝——装孙。
老鸹飞到猪身上——看见人家黑,看不见自己黑。
理发店关门——不让人理。
莲蓬子不叫莲蓬子——呕人 (藕仁)。
凉锅贴饼子——溜了。
梁山上的军师——无用(吴)。
六指划拳——多一招。
六月的酸枣---半青。
柳条去皮——光棍一根。
溜溜球掉进油锅里——滑蛋一个,讽刺某人耍滑头。济南人称玻璃球为“溜溜球”。
麻袋厂失火——烧包,讽刺某人自我膨胀头脑发热。麻袋,济南人称“麻包”。
麻袋片绣花——底子差。
麻子脸照镜子——个人观点。
麻子脸唱歌——群众观点。
犸虎吃驴——有剩了。济南话中“犸虎”就是“狼”。
马尾(读音“衣”)拴豆腐——提不得。
卖豆腐的合了筐——哪块对哪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