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人履历编辑
简介
侯学煜是著名的植物生态学家、地植物学家。1912年(民国元年)4月2日出生于安徽省和县。1937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农业化学系。1945-1949年留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研究院,获硕士和博士学位。
侯氏年表
1912年4月2日,侯学煜出生在安徽省和县历阳镇一个普通的小学教师家庭。其父侯瑞华是前清时期自学成才的中学数学教员,民国后从外地回家乡担任小学校长兼教员;其母是一位受过旧式教育的妇女。侯氏在家乡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就读和县高小。那时的中国满目疮痍,祖国受列强欺凌,幼小的侯氏就立下了科学救国的远大志向。在高小一年级作文时就写下了“由小学而中学,由中学而大学,由大学而留学”的志愿,从小就萌生了当科学家的理想(于拔, 1994)。
1925年9月,侯氏考入芜湖私立萃文中学,1926年下半年适逢北伐战争,学校停办。1927年转入陶行知兼任校长的南京安徽中学。陶行知的“行以求知知更行”、“遍览已知求未知”、“敢探未发明的真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教学做合一”等教诲,成了他以后从事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
1928年侯学煜考入南京金陵中学高中。受英文教师王佐周的影响,他立下了刻苦求学的志愿,他自编对联“对读写作下功夫,和书笔墨做朋友”,以为自勉。
1933年9月,侯氏考取金陵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在将要读完一年级时,侯父突然病逝,经济难以维持,侯氏不得已辍学回乡在和县中学任教。1934年他复学由化学系转入农学院农化系土壤专业。
1937年7月,侯氏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国民中央政府地质调查所,在土壤研究室先后任练习员、调查员、研究员,直到抗日战争结束。期间,他考察了贵州、四川、湖南等省的土壤。伴随着中华全民族抗战,侯氏涉足土壤科学研究领域也有8年历史。野外工作期间,两次遭遇土匪,差点丢了性命。
1945~1950年,侯氏考取了中华农学会主办的留美奖学金,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继续深造。途径印度在加尔各答候船期间,自我介绍到加尔各答大学地理系,被邀做学术报告和野外考察。1947年获硕士学位,1949年获博士学位。
1950~1965年,新中国成立后,和老一代留洋海外的知识分子一样,侯先生抱着报效祖国的热切心情,从美国动身,毅然回国,投入了新中国的创建热潮。先在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植物研究所前身)任研究员,后创建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室并任主任;兼任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教授。
1963年,侯学煜与姜恕、陈昌笃、胡式之合写《以发展农林牧副渔为目的的中国自然区划概要》一文,毛泽东、周恩来等看后指示加印4000册分发各省领导参考学习。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科学研究受到强烈冲击,侯氏的科学研究被迫中断。期间受到不公平待遇,遭到迫害,被造反派视为反动学术权威,诬蔑为“侯学霸”。
1977~1980年,文革结束后,侯先生迫不及待地投入科学研究,在全国开展植物生态学与社会学调查研究,分别就西北干旱地区建设、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生态平衡等问题,利用第一手的调查证据,发表多篇理论文章,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
1980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后被选为学部常委。
1983年10月,侯学煜教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自然资源研究会(1993年2月更名为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成立大会上当选为第一届理事长,为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984年起兼任南京大学地理系(后为大地海洋科学系)教授。
1980-1991年,侯先生提出了大农业思想,并在全国广泛传播该理论。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全国人大委员长万里等人曾听取他的学术报告,并就维护生态平衡、发展大农业等重大问题当面咨询侯先生。
2人物生平编辑
研究内容
侯学煜长期从事地植物学、植被制图、植物生态学等研究工作;主张土壤性质明显受母岩性质的影响,打破了传统的单纯气候决定土性论的观点,最早发现和研究中国的土壤指示植物;研究植被地理分布,主张山地垂直地带性服从水平地带性规律,为所著中国植被分区建立了理论基础;中国编制中国植被图的先驱,农业植被制图创世界先例;提出“大农业、大粮食”的观点,大力宣传保持自然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980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学部委员,后被选为学部常委。1991年4月16日逝世。1993年8月荣获1993年度中华绿色科技奖特别金奖荣誉奖。
任职情况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1950年回国,任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后为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后创建植物生态研究室并任主任,其间,从1984年起兼任南京大学地理系(后为大地海洋科学系)教授。侯学煜先后当选为第三届中国科协委员,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土壤学会和中国地理学会理事,中国林学会森林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顾问,中国自然资源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土壤学会委员;还曾先后担任国家"人和生物圈"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委西北防旱组、草原组、农业生物组成员,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委员、自然区划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治沙队副队长,国家自然地图集编委会委员,《土壤学报》、《植物学报》、《地理学报》、《植物生态学地植物学丛刊》、《自然资源》编委等职。
病逝
1991年4月16日,因病逝世于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侯学煜是著名的植物生态学家、地植物学家。1912年(民国元年)4月2日出生于安徽省和县。1937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农业化学系。1945-1949年留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研究院,获硕士和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