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资料
于丹,女,汉族,中共党员,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共十八大代表,当代著名文化学者。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院长。
著名电视策划人,被誉为中国电视业的“军师”。从1988年开始活跃在影视传媒实践的第一线,先后担任《在共和国史册上》、《太阳照常升起》、《香港沧桑》等20余部大型电视专题片撰稿人,其中《香港沧桑》获1997年中国电视专题片优秀奖。先后任《正大综艺》、《环球》等电视栏目撰稿人,获1994年、1996年星光奖最佳撰稿奖。担任北京市迎战非典大型专题节目《非凡抗击》总撰稿,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申奥片策划,参与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同时她也是古典文化的普及传播者。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等栏目,通过《论语心得》《庄子心得》《论语感悟》等系列讲座普及、传播传统文化,以生命感悟激活了经典中的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界产生广泛影响。先后在我国内地、港台地区,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巴西、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地区进行千余场传统文化讲座,得到广泛的好评,并掀起了海内外民众学习经典的热潮。著有《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于丹<论语>感悟》,《于丹趣品人生》及《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其中《于丹〈论语〉心得》一书获得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版权金奖,国内累计销量已达600余万册,多次再版,已被译为30余种文字在各国发行,短期内国外销量已近40万册。
2任职情况
行政职务: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
首都文化创新与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院长
校内兼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BNUEF)理事
学术兼职:《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编委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
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社会兼职: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理事
中国视协理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
北京影视艺术家协会理事;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编委;
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中国电视“金鹰奖”评委
中国电视主持人“金话筒奖”、中国电视法制节目“金剑奖”评委;
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上海电视台、辽宁电视台、湖北电视台、广东电视台、陕西电视台、山西电视台、河南电视台等40余家省市电视台首席策划、顾问,澳大利亚新闻集团(大陆区)首席顾问。
中国视协高校艺术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视协旅游节目委员会学术顾问
中央电视台研究处客座研究员
3于丹现象
2006年“十一”黄金假日在央视百家讲坛连续七天解读《论语》心得,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短短7天,她迅速成为一颗灿灿的明星,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和追捧,进而形成了文化上的一种“于丹现象”。
4学术成果
研究方向
广播电视形态学,广播电视频道研究、传统文化研究。
主讲的本科生基础课《中国古典诗词鉴赏》之《千古明月》在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之首批“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后,2012年实现了极高的网络点击量,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好评。
2003以来,作为课题主持人,与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山西电视台、陕西电视台、广东电视台等合作,进行了大量课题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推动了中国电视传媒事业的健康发展,在影视传媒业界有广泛的影响力。曾重点策划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数字频道构成方案;中国教育电视台栏目建设方案;陕西电视台、山西电视台全频道建设方案;北京电视台人文奥运系列节目方案;秦皇岛市广播电视局频道资源整合研究;中国气象局华风气象影视集团品牌化预案等。目前,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项目“我国传媒软实力现状及提升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子项目“中国艺术学科体系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模型研究”负责人。
著作
《形象品牌竞争力——电视包装实战攻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
《于丹<论语>心得》,中华书局,2006年(相应音像制品已出版)
《于丹<庄子>心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相应音像制品已出版)
《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中华书局,2007年(相应音像制品已出版)
《从星空到心灵——易中天于丹演讲对谈录》(合著),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
《发现你的心灵》(合著),重庆出版社,2007年
《于丹论语感悟》,中华书局,2008年
《于丹趣品人生》,中信出版社,2011年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年
主要论文
《我国城市居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调查——基于对北京、上海、重庆三地居民的调查数据分析》,《现代传播》2012/9
《北京的包容》,《北京观察》2012/1
《文化是一种呈现与沟通》,《北京观察》2011/8
《企业如何与媒体共同成长》,《企业文明》2011/4
《人与社会》栏目《DV·民众影像》专家谈,《电视研究》2010/9
《在“差异”与“创新”中求生存——福建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品牌发展之路解读》,《东南传播》2009/9
《德艺双修臻于至善》,《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8/3
《2009年国内重大事件的传播渠道与效果分析——基于京、沪、穗城市居民的调查》,《现代传播》,2010/9
《我国官方传播渠道在重大公共事件中的公信力研究》,《国际新闻界》2010/6
《从无到有从边缘到主流——我国二级学科艺术学发展脉络梳理》,《现代传播》2009/6
《研究型大学艺术专业的“从游式”教学模式》,《中国大学教学》2009/10
《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人民论坛》2009/6
《新24孝:孝道的时代新意与伦理重塑》,《人民论坛》
《道不远人——今天如何读经典》,《中华遗产》,2007/01
《发现我们的心灵》,《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05
《读书有什么用》,《中国出版》,2007/05
《用古人的智慧享受人生》,《北方人》,2007/10
《让传统文化滋养我们的思想成长》,《文汇报》,2007/03/22
《构建心灵的和谐世界》,《江西日报》,2007/04/30
《在媒介角色变更中提升CETV的媒体品格》,《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02
《在“节目季”营销中拓展频道品牌影响力》,《大市场》,2006/10
《打造卫视频道核心竞争力——广西卫视改革发展思路解读》,《现代传播》,2005/05
《电视品牌频道的生成与维护》,《电视研究》,2005/06
《栏目品牌建设的六大要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02
《以解读方式构筑品牌核心竞争力——大型电视周刊<1/7>样本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10
《电视新闻:媒体变局的聚焦点》,《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01
《城市台的未来之路》,《视听界》,2005/06
《CETV改革带来的惊喜和期待》,《市场观察》,2004/12
《“背后”的看点》,《南方电视学刊》,2004/01
《一种新闻态度的表达——<南京零距离>样本解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11
《诗意的陨落》,《电影艺术》,2003/05
《在公益的天空下》,《现代传播》,2002/05[6]
主要社会贡献
2006年“十一”黄金假日在央视“百家讲坛”连续七天播出专题讲座“于丹《论语》心得”,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2007年春节期间,讲座“于丹《庄子》心得”亦在“百家讲坛”播出,同样好评如潮。
2007年“十一”黄金周又在央视“文化访谈录”播出“于丹·游圆惊梦”讲解昆曲。她讲课时神闲气定,娓娓道来;古今中外,信手拈来;语言妙趣天成。
于丹品《论语》、《庄子》使我们重新拾起了自己的文化瑰宝,讲座与书中也介绍了许多我们现代人所需要的哲理,在这纷繁复杂的中国社会中无论男女老少都需要一位孔子、一位庄子相伴,来缓解社会带来的压力。于丹告诉我们,经典永远都不会被抛弃.读完“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你会感到一阵放松,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生命的气息,让你豁达的去接受一切。对社会的贡献:在百家讲坛的精彩节目,帮助广大观众懂得感悟生命,感悟人生。
自2006年以来,于丹教授先后出版了《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于丹<论语>感悟》等著作。书中通过对《论语》《庄子》的解读,引领大众回归古代先贤提供给世人的生存智慧,其中包括生命价值、人生态度、道德理想、境界情操等,这些内容不单是知识和趣味,而是现代人寻求心灵安定所亟需的精神力量。这些著作力图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下意义,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着当下价值的建构,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2007年,于丹教授出版了《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昆曲在在中国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该书昆曲美妙传神,音艺俱佳的风貌描述得淋漓尽致,带领读者感受昆曲艺术的时尚情怀,显示出于丹教授所不为人知的逸志才情,和对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深情至爱。
于丹教授的这些著作风靡华夏,持续高踞各大书店畅销书排行榜榜首,其中《于丹〈论语〉心得》出版以来,简体中文版销量高达500余万册,繁体中文销量达5万余册,带动了传统文化热在中国的悄然兴起。于丹教授的数次签售活动,读者均排起长龙,签售常常持续至深夜,《于丹-庄子心得》一天即售出1.5万册,首印10万册,1周内脱销。
《于丹〈论语〉心得》国际出版合同已涉及28个语种、34个版本,已出版简体繁体中文、韩、日、英(4个)、德、意、西、荷、法、葡等版本,除了中文本连续重印,日语、英语、法语版本也已经重印,外文版总计已销售近40万册。此外,2011年,《于丹<论语>感悟》也已签署越南版出版协议,法语版电子书等。
于丹教授的著作《于丹<论语>心得》获中国出版集团畅销书推广计划,2006年度“十六佳图书奖”,新浪图书风云榜“2006年度图书非虚构类第一名”,2009年,该书还获得中国出版集团主办的“30年最具影响力的300本书”等奖项。
于丹教授曾说:让经典走近千家万户属于人们享求文化平等的权力,“道不远人”,道无处不在,它原本是每个人生活中温暖的启迪和劝导。从儒道经典到昆曲艺术,从中国到世界,于丹教授用心传播着中国文化的思想精髓。著名哲学家、《论语今读》作者李泽厚在谈到于丹对普及经典所作的贡献时,说到:“于丹是精英和平民之间的一座桥”,于丹的古典今读,可以说是完成了众多国学家的一个心愿,即让经典走近时代,贴切人心,发挥其应有的道德教化、启发民智的作用——她不但做到了,而且做得很成功。
对于备受瞩目的“于丹现象”,多位儒学专家学者接受了媒体访谈,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陈鼓应说到:儒道经典关注生命价值,重视‘心’就是重视生命的体现,‘心’就是精神生命、思想生命,于丹的讲读重视对‘心’的阐发,传播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她是在做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北京大学教授、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金开诚认为:“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是保障世界平和、有序发展的唯一可行路径,这些思想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世界极为可贵的文化财富,世界需要以中华传统经典为代表的东方智慧来参与构建人类的未来,成为西方工具理性的有益补充,调适现代性发展的确当方向,于丹教授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播,拉近了时代与古典的距离,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对话,值得肯定和赞赏!
中华传统文化精妙绝伦,先贤思想如不能教化天下,则流于孤芳自赏;传统经典如不能为今日所传习,则实为世人的巨大损失。于丹教授将生动的哲理故事与深刻的个人感悟相结合,使得古典文化中饱含着的朴素的真理,穿越时空将今人的心灵唤醒,推动现时代人格的完善、社会的和谐。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华孔子学会会长汤一介说:社会需要更多于丹这样的学者,让经典走出象牙塔,以大众最能接受的方式传播出去,惠泽社会和人民!
2006年以来,她先后为国家部委、各大机关、高校、解放军部队、各省市、大型企业、广大工人群体、公安干警等进行千余场传统文化讲座。在现代社会以及东西方不同的文化环境中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普及与熏陶,个人的力量虽小,但于丹几乎发挥到了极致!踏遍千山,源于她坚守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份真诚热爱,举重若轻,因为她关注着普罗大众最真实的生活方式与文化自由。于丹教授对于传承和弘扬亚洲传统优秀文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获得荣誉
1996年 获得度北京市优秀教学奖
1997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成果奖二等奖
2000年获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学奖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文科组一等奖第一名
2000年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2001年中国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
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奖
2002年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
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佳教师
2003年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奖学助学基金第六届优秀青年教师一等奖
2004年入选第四届北京市十佳电视工作者
2004年入选中国百家电视艺术工作者
2004年第一届中国高校影视研究学术奖(论文奖)二等奖
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06年入选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十大教育英才”
2006年被评为品牌中国年度人物之一
2007年南方电视台2007年度传统文化最佳传播奖
2007年2006年度中国沈阳年度最佳影视图书奖
2007年《于丹<论语>心得》新浪图书风云榜2006年度图书非虚构类第一名
2007年《于丹<论语>心得》入选中国出版集团畅销书推广计划
2007年《于丹<论语>心得》入围国家首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初选
2007年所讲“电视学概论”课程获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2007年第三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2008年2007中国书业年度作者
2008年《于丹<论语>感悟》获得年度优秀畅销书奖
2008年《于丹<论语>感悟》获得年度优秀古籍图书奖普及读物奖
2008年2007年度“网络盛典”中获评“年度文化人物”
2008年首届“年度时代风尚女性”获得者
2008年2007年度“中国妇女时代人物”
2008年2007年首都十大教育人物
2008年2007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
2009年获得“影响中国发展进程的60位品牌女性”称号
2009年获得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
2009年入选2008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9年《于丹<论语>心得》获得中国出版集团主办,江西出版集团协办、中国图书商报社、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江西教育出版社承办的“30年最具影响力的300本书”
2009年《于丹<论语>心得》获得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第四届图书奖荣誉奖”
2009年《于丹<论语>心得》获中国图书商报“中国图书榜中榜(2009年)社科类最佳图书营销奖”
2012年获得北京师范大学第七届“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佳教师”称号
2012年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2012年《于丹<论语>心得》获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金奖(作品奖)
2012年获得《Lady格调》杂志评选的“2012年度十大正能量女性人物”荣誉称号。
于丹: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著名电视策划人,被誉为中国电视业的“军师”。同时也是古典文化的普及传播者。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等栏目,通过《论语心得》《庄子心得》等系列讲座普及、传播传统文化。先后在我国内地、港台地区,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地区进行千余场传统文化讲座,得到广泛的好评。著有《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于丹“论语”感悟》,《于丹趣品人生》等,其中《于丹“论语”心得》一书获得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版权金奖,国内累计销量已达600余万册,多次再版,已被译为30余种文字在各国发行,短期内国外销量已近40万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