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中国历史最悠久的荔枝树在哪里

2019-02-25 09:36:30浏览:385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中国历史最悠久的荔枝树在哪里  在我国福建莆田市区内,有一棵唐朝时候栽种的古荔枝树,名叫宋家香,已有1200多岁了。这棵

  中国历史最悠久的荔枝树在哪里

  在我国福建莆田市区内,有一棵唐朝时候栽种的古荔枝树,名叫“宋家香”,已有1200多岁了。这棵老树至今仍旧生气勃勃, 枝叶繁茂,果实累累。它不仅是最古老的荔枝树,也是世界上罕见的高龄多产果树。 “宋家香”素来以果实品质优良而闻名。

中国历史最悠久的荔枝树在哪里 山村

山村世界之最配图

  其果皮鲜红色,薄而脆,单果重12—14克,吃起来脆滑无渣,甜香可口。经过分析,果肉 含糖量12. 15%,含果酸0. 9%,还含有大量 的维生素C,果实品质比其他所有的品种都要好。“宋家香”已被列为福建省莆田市重点保护文物。

  宋家香相关知识:

  在市区英龙街原宋氏宗祠遗址中,有一棵植于唐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距今已1200多年的古荔“宋家香”,是世间罕见的高龄果树。据成书于宋嘉祐四年(1059年),蔡襄所作《荔枝谱》记载:“宋公荔支,树极高大,世传其树已三百岁。”可以推算出树龄。

  形态特征:

  “宋家香”在漫长的岁月中,历遭严寒、台风和兵火等灾祸,却顽强地生活下来,老而弥壮,具有十分特殊生命力。现株高6米多,基干周长7.1米,树冠覆盖面积达65平方米。郁郁葱葱,岁结硕果,大年最高产量达352斤。果实呈卵圆形,色红壳薄,肉厚多汁,甜度适中,脆滑无渣,香味沁人。历来被人盛赞为“奇香异味天下无”、“品中第一”。

  “宋家香”不同于一般的荔树。它的叶缘离尖端三分之一的部位有微凹痕,古称“玉带围”。相传是唐朝黄巢义兵经过莆田时伐树为薪,当一士兵动手砍“宋家香”时,树主王媪急来阻止,苦苦求免,这士兵因即罢手,故只留下一斧的痕迹。本世纪初,莆田荔枝苗移植到美国佛罗里达州试种成功。现已逐渐推广到美国南部诸州和巴西、古巴等国,深受各国人民喜爱,被誉为“果中之王”、“果中皇后”。它是我国园艺科学历史悠久、技术精良和中外文化科学交流的活见证、活标本。

  树身不高只有6米多,树冠也不大,荫地面积仅有65平方米。但是,树势老态龙钟,是一株饱经风霜,久经浩劫的古荔枝。这棵荔枝是莆田大地上现存最古老的一株荔枝。它就是名闻遐迩的“宋家香”。至今,古荔仍是枝叶繁茂,每年暮春三月抽穗扬花,六月丹荔硕果串串,年年老树挂果。

  “宋家香”植造年代史无准确记载,据有关史料推测约植于唐玄宗天宝至唐肃宗至德年间,其树龄将近1300年了。在这一千多年期间,它与天灾人祸作顽强的抗争,才活到了今天。莆田市地处沿海,每年夏秋之间台风频繁登陆袭击,狂风带来暴雨。每次强台风都刮断不少树干,有的树连根被拔掉,而宋家香却安然无恙,幸免于多次风灾之难。莆田地处地震带,一千多年来也不知发生了多少次地震。据有关人员考证,17世纪以来发生大小地震四五十次。严重的城墙崩倾,田地龟裂,“宋家香”也得到苍天的优待不受其害。千年来人祸也不断,每个朝代变迁都有战事发生,难免受到扰害。据明代宋珏《荔枝谱·谍宗第四》记载,此树原旧属王氏,黄巢造反时兵路过莆田,军队驻扎在这附近,要把这株荔枝树砍掉作为柴草烧掉。王家老妇死抱此树,扬言要与树同归于尽,誓死要保护这株荔枝。黄巢兵士看到老妇如此爱护这株荔枝,深受感动,遂生怜悯之心,只砍了一斧便不再砍了,让它“超生”。据说,“宋家香”果实的核腰间有一条“玉带”凹痕,说是被黄巢兵砍了一刀所致。此树为什么叫“宋家香”呢?因后来换了主人,归宋氏所有,故名宋家香。

  “宋家香”之出名不仅是年代悠久,树龄古老而著名,而且也是果实品质优异,因而扬名千年。这株荔枝果皮丹红,肉厚汁多,味甜,香味沁人。宋至和三年(1056年),“宋家香”主人宋讠咸招待蔡襄,请他品尝“宋家香”名果。蔡襄尝了荔枝之后即席题诗酬谢。《蔡襄诗帖》中写道:“今老矣,实益繁滋,味益香滑,真佳树也。”他在《荔枝谱》中也写道:“宋公荔枝,树极高大,实如陈紫而小,甘美无异。”蔡襄对荔枝深有研究,从栽培到加工,从荔枝品种到果实品质,都载入《荔枝谱》中。所以,他对“宋家香”果实品质的评价是比较确切的。以后,历代诗人墨客咏诗称赞“宋家香”果实品质优异的也不少。南宋林希逸题曰:“品中第一”;明洪武年间朱秀和说:“宋香品第世绝殊,奇香异味天下无。”明永乐年间状元林环《宋香记》中说:“莆中名产,称荔枝为殊品,而荔枝之尤,唯陈紫、宋香为特胜。”

  注: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山村世界之最栏目。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韩国人的春节传统习俗

上一篇:

1月8日是什么节日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