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属节肢动物甲壳类,是我国黄海、渤海中重要的渔业资源之一。因为个儿大,过去常成对出售而得名。它身体透明晶亮,因此也叫明虾。对虾起源于暖海,虽然在水温较高的夏秋两季能够在渤海湾生活和繁殖,但到寒冷的冬季,当水温降到10℃以下时,生活和生命活动便受到威胁。因此,对虾每年都要长途迁游到黄海南部海底水温较高的水域去躲避严寒。这种有规律性的迁游,称为洄游。
对虾的虾群越冬时是分散的,多不捕食,活动能力很差。在越冬场经两个多月潜居生活后,随着水温的升高,活动能力逐渐增强,生殖腺也逐渐发育起来。从每年3月底起,分散越冬的对虾相继集中,成群结队地向北前进。历时两个月,行程近千里,到达近岸浅海分散产卵,繁殖后代。这种为寻求产卵场所而进行的洄游叫生殖洄游,或叫产卵洄游。雌虾经过长途“旅行”已疲惫不堪,产完卵后大部分就会死去,只有体力较强的才能继续生存。
初孵小虾九十月份成长为成虾。在它们发育过程中,身体结构要经过许多变化,经历20多次蜕皮方长为成虾。雄虾性腺当年成熟,即与雌虾交配,雌虾性腺成熟较迟,所以要到第二年才能怀孕产仔。
对虾有两条约为体长两倍多的细长触须,用来感知周围的水体情况。胸部肌肉强大,有极强的洄游本领。腹部的最末端有一扇形结构——尾扇,不仅能控制身体的平衡,也能靠它急剧反弹后退,以避敌害。对虾的体色能随体内色素细胞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由于虾体内的色素在高温下能析出熔点较高的虾红素,所以煮熟的虾总是红色的。()
对虾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是我国重要的海产捕捞对象。现在能够大量人工养殖。